南京邮电大学创新教育取得实效

27.10.2014  12:31

  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抓手,通过专业学习与实践动手相结合、营造氛围与搭建平台相结合、训练指导与参加比赛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南京邮电大学创新教育理念,转变培养模式。学校在本科生培养中施行的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的“三早制”,使得大一学生很快进入专业角色。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海外著名学者的指导下,由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科带头人组建大团队,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一批骨干教师团队和学生兴趣小组,从而形成“大团队—小团队—兴趣小组”的育人团队链,让学生进入大学就能接受到创新文化的熏陶和学术滋养。
  该校完善体制机制,政策激励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教师的参与热情,该校制定了《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自主个性化学习实施办法》《南京邮电大学创新标兵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有关的规定和政策。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竞赛、科技成果与授权专利、科技创新活动、论文发表、证书认证、创新研修课程等自主个性化学习方式获得创新学分。在学生综合测评中,注重对学生课外能力分的评定,并为在科技竞赛与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授予创新标兵的称号,同时保送至学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参与创新竞赛指导工作的指导教师,可获得相应的工作量和奖金;教师指导的学生大创项目的成绩,也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设立教学和实验教学岗教授,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和关心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推动学生创新活动良性发展。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
  搭建创新平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南京邮电大学以构建“南京邮电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长效培育机制为目标,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研究生院等多个部门联合,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节、“创新杯”竞赛、各类学科竞赛等平台,围绕作品立项、孵化和培训,扶持了一大批大学生科创团队。为了打通大学生科技创新到产品的通道,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和层次,该校又在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国家大学科技园筹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苗圃”,专门孵化学生的高科技项目。目前,南京邮电大学拥有20多个大学生创新基地,每年开展20余项特色科技竞赛,吸引近万名学生直接参与。
  该校营造创新氛围,打造创新文化。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是南京邮电大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特点,也是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学校结合展示会、成果展、讲座、评选等多种方式,引导并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激发创新兴趣、投身创新实践。每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成果展、“挑战杯”成果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果展、数学建模竞赛成果展和机器人竞赛成果展;定期举办“金陵名人堂”“企业家讲坛”“教授大讲堂”等各类讲座,邀请高水平专家和学者开坛讲课;自发成立“爱科学工作室”“图灵工作室”等学生创新社团,聚集一大批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学生。
  目前,创新已成为南京邮电大学校园文化基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牌不断出现,校园文化成果不断涌现。近两年来,该校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700多项。在刚刚结束的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南京邮电大学代表队囊括了2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