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遭暴雨袭城 降雨量相当于100余个玄武湖

05.06.2015  01:43

  昨天的南京,再度切换到“看海模式”。老天爷就像是忘记关水龙头一样,大雨倾盆。南京市气象台更是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提高到黄色预警信号,截止到2日17时,南京浦口、江宁、主城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昨天有网友算了一下,降雨量相当于100多个玄武湖的水量。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姝 

  暴雨预警信号升级 

  虽然预报说1日晚上就开始下大雨,但老天爷硬是“”到昨天早上才开始“认真”地下。可是因为正好是上学上班的时间,倾盆大雨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不少人到单位的时候,全身都湿透了,鞋子里也积了不少水。 

  南京市气象台昨天上午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和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截至昨天14时,南京市主城区、浦口和江宁大部分地区雨量均达到暴雨量级。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江宁东善桥、绕越高速等地,雨量超过90毫米。14时41分,南京气象台变更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为黄色预警信号,城区、浦口和江宁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到晚上6点前后,记者了解到,南京市降雨量达到110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仙林,已经达到178毫米。 

  不光是南京,据了解镇江局地1小时88毫米,扬州、泰州、常州、江阴等地雨量也颇大,随着江淮气旋东移,暴雨区将向张家港、昆山和上海推进。 

  今起天气好转 

  而在网上,网友们纷纷吐槽着暴雨带来的不便。更有不少网友晒出“看海”的照片。仙林、紫金山、江宁等等,纷纷上演了“暴雨如注”的画面,不少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涝。 

  现在还没有入梅,为什么昨天的雨会这么大呢?据气象专家介绍,昨天的强降雨的确是南京今年以来最大的,但是还没有打破南京降雨的极值。南京曾在2003年7月4日,当天的降水量超过250毫米,为特大暴雨。昨天的大暴雨出现,一是因为冷暖空气对流强烈,第二个原因是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一个影响比较大的江淮气旋,它也是强降雨的推手。省气象台昨天下午也与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受强降雨影响,预计6月2日12时至6月4日12时,南京、镇江、环太湖丘岗地区发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从今天开始,南京的天气又要好转了。而且气温也不会一下子升高到30℃以上,体感舒适。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多云到晴,最低气温:  20℃-21℃,最高气温27℃左右。明天,多云到阴,最低气温:  16℃-17℃,最高气温:  26℃-27℃。 

  相关新闻: 

  南京全市出现24处积淹水点  警方发布9点提醒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赵渊  王骁  倪莉  记者  张可)昨天凌晨3点至下午4点,南京城区普降大雨,局部暴雨。截至下午4点,南京城区共出现大小24处积淹水点,暴露了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导致积淹水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少与排水不畅有关。例如下午3点至4点,新街口地区,汉中路的管家桥至上海路段出现10厘米深的积水,主要是因为地铁新街口站建设时,改变了地下管网的走向,使排水速度减缓。这一情况在南京往年汛期时也时有发生。同时,太阳宫地铁站工地周边,由于太阳宫和地铁4号线都在围挡施工,排水不畅,所以出现了积水。新庄广场一带同样是排水不畅。中山东路清溪路路口,地下网管比较细,也造成了排水不畅。九家圩地区有拆迁工地,排水不畅。此外,玄武大道与环陵路路口出现大量积水,导致交通陷于瘫痪。城防指介绍,这主要是由于紫金山上的山洪倾泻,造成多段大面积积水。龙蟠南路宁芜铁路人行通道,由于是下穿式通道,很容易积水。 

  昨天,南京城遭遇暴雨侵袭,在出行增加难度的同时,事故也随之增多。数据显示,要比前一天同时段增加46.8%。交管部门提醒,随着雨天的频繁出现,市民出行一定要牢记9点安全提醒。 

  1、备好适合的雨具,减少安全隐患。 

  2、开车上路要做好车况维护特别是雨刮、灯光等车辆安全设备的常规保养,确保车况良好。 

  3、雨天行车,道路情况复杂,加上道路车行速度较慢,高峰时间道路易堵,驾驶人容易产生焦躁情绪,而同时需要处置突发情况增多,危险性大,所以要加倍小心。 

  4、路面上的积水使路面与车轮之间形成一个“滑油面”层,因此,车速一定要至少比平时降低20%。 

  5、文明行车,谨慎变道超车。 

  6、保持跟车距离,谨防车辆急刹。雨天,路面情况瞬息万变,车辆转向、制动性能降低,制动距离延长,驾驶人视线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因此,一定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7、新手、视力不良等驾驶人尽量不要在暴雨天气或复杂路段驾车上路。 

  8、开车时,若前挡玻璃上产生雾气模糊了视线,需要打开空调的制冷开关,用冷风吹前挡玻璃。 

  9、行车过程中遇到积水路面时,首先要观察水的深度,漫过车轴就不宜继续行驶。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