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走卒”:行走一方天地 每一步都幸福

20.01.2015  12:47

  “为了健康,为了慢生活,我远离了车辆,迈开了双腿。

  “徒步之乐,在以心体物,揽风云山水入襟怀,抒喜乐苦悲出胸臆。

  “走路,是为了感受城市的脉搏。

  每个徒步走的人,都有自己走下去的理由。一路下来,他们在不断收获:身体变强壮,意志变坚强,心情变快乐……三个人,三个徒步故事,三种徒步理念,带你体会“行走的力量”:徒步不是简单的走着,它让人们回归自然,从大自然中走出快乐,走出健康,走出幸福;它让行者的身体变得强壮,意志变得坚强。

  走了三年 独爱玄武湖

  “回想走过的三年,春风夏莲,秋月冬雪;目染花色,耳聆落叶。发了九百多条微博,拍了逾千张湖景图片。”市民戚先生是一位走湖爱好者。三年来,不拒寒暑,不辍饥乏,他每日必到玄武湖走上1个多小时。他说,走湖之乐,在以心体物,揽风云山水入襟怀,抒喜乐苦悲出胸臆。因此每日走湖结束,他都会在微博上发一段感想。说想说之话,感可感之事,走了三年,写了三年,竟有了十万余字。

  徒步的线路有很多,为何独爱玄武湖呢?戚先生只说了十个字,“偌大玄武湖,芸芸众生相。”走湖过程中,最有趣的是能看到各色人等,放歌、拉琴、舞蹈、做操、放鸢、轮滑、暴走……于青山绿水间,乐享休闲时光。玄武湖就像记录南京人生活的一面镜子,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家长里短的世俗生活,总是在某个时段在这里交集和渗透。擦肩而过陌路人,总会留下很多故事。

  当然,玄武湖美景如梦,也让人无法抵挡。戚先生告诉记者,三年的时间,3个春夏秋冬的轮换,他自己也总结出了一些湖景之最。最美亲水平台,梁洲水岸,春雨白苑紫燕飞;翠洲栈道平台,秋露绿洲丹桂香;莲花广场,一湾芙蓉华盖翠……最美弯道环洲梧桐路,光影魅惑处;白苑柳岸,一湖碧水映钟山;台菱桥下,夕阳静美……伴着美景走湖,当然是美事一桩!

  喜欢长江路 浓浓的文化气息

  网友Ivan是一个徒步爱好者,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走过许多道路,依然选不出最好的线路。南京城变化太大,有一段时间,他比较喜欢去走南京眼步行桥,而最近走得多的是则是长江路。

  选择长江路,是因为那里人文荟萃,有“总统府”、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六朝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经常走,对路也有有感情,喜爱路两边的大树,以及九中附近的雕塑;等红绿灯时,则看着太平北路上的水杉,总感觉自己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时间充裕时,路两边各大景点,他还喜欢进去逛逛。虽然已经去过许多次,但每次,也能找到新的小角落,体会到那股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寻找,就是我走的原因!

  除了长江路,Ivan城墙走得也比较多,“我还是喜欢历史感强的路线,你们OUT慢有什么好路线,也可以推荐给我喔。”Ivan说。

  和许多徒步爱好者一样,Ivan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一万步。“如果达不了标,心里总是痒痒的。”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经常完不成任务,Ivan就经常周末多走几步拉平均。

  “你为什么喜欢走路?”记者最后问。“嗯,等你试着走几天10000步,你就懂了。”Ivan笑而不语。

  环洲25公里 获得“半马”奖章

  去年10月份参加体检,发现血压高了,去年11月1日开走,很快“上了瘾”,一日不走,便浑身不自在。“记得第一次徒步走是在玄武湖,步伐不大,速度不快,但仅仅4公里就呼哧带喘了,现在,快走十几公里也不在话下。”徒步爱好者刘先生说。

  去年年底的一天,“快走”了不到两月的刘先生创造了他的最大的“战绩”。从南京眼出发,跨过长江进入江心洲,边走边拍摄,历时6个小时,行程25公里,徒步环岛一周。说到这次经历,刘先生说,偶然间在网上看到关于环江心洲的走路攻略,于是便有了“挑战”的念头。那天,天气寒冷,他独自一人出发了。岛上人本就不多,行至偏僻处时,没有店铺、没有人家,有时心里还真有点儿发慌。

  “很开心一直坚持着,从早上10点到下午4点多走了25公里多,当我有些疲惫地完成环洲行时,手机里的计步软件给我送了个 ‘半马’奖章,着实是不小的鼓励。” 青奥公园、城墙步道、滨江风光带、玄武湖公园、紫金山绿道……刘先生告诉记者,路好、空气好、风景好,只要满足这些条件,他都乐意去“挑战”一下。在他的微信里,发得最多的就是走路时拍下的风景:三汊河黄昏、向阳河晨曦、情侣园夜色……“快走脑子才能放松,多走身体才会健康;如果再把看到的美景分享给圈里的朋友,岂不是利己利人的好事?

  (周静)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