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诚实书店”不宜过度拔高

27.07.2015  12:03

  25日,南京大众书局门前广场出现一家无人看管的“诚实书店”,读者在选好图书后,自行将书上的定价乘以0.3,然后将相应的购书款投入收款箱即可。

  25日一天,“诚实书店”不仅不少钱,还多了一些,因为无人找零。有人据此称赞购书者或南京人的道德高尚;也有人希望这种做法在更多行业推广,看人们能否经受住人性的考验。

  其实,对“诚实书店”这类做法,不宜站在道德高度上盲目拔高。人性是复杂和多面的,简单化和表面化测试无法反映一个人的真实人性,所谓的人性测试只能说明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下的反应,不同的情境下,人的反应也会不一样,因此,上升到道德高度来评价,结果常会有误。

  诺贝尔奖得主、丹麦医学家芬森晚年寻找接班人时,选了一名叫哈里的年轻医生。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坚持。有人建议芬森,让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看他会不会动心,芬森拒绝。他说:“我一直都很赞同一个观点,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后来成为医学大家,当他听说了芬森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他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至今依然耐人寻味。(顾德宁)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