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地图出版揭城市变迁 1927年新街口是个水塘(图)

28.01.2015  16:08

龙虎网讯 老地图里有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能折射出一个城市在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等诸方面的变迁,极具史料价值。昨天,三种珍贵的南京老地图由南京出版社原大影印出版。此前,该社已经从图书馆、档案馆、私人藏家处征集到11种南京老地图,这次重新出版的三种地图,其年份分别为1903年、1927年、1949年,分别对应着清末、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新中国成立前夕,反映了这三个时期南京城的历史面貌。

新街口1927年还是个大水塘

记者昨天翻看这些老地图,惊讶地发现,如今繁华的新街口,竟是建在一个大水塘上。

1903年的《陆师学堂新测金陵省城全图》和1927年的《最新南京全图》上,新街口区域大部分被水塘占据。1903年,这片区域分布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水塘,1927年时已经连成一个面积颇大的水塘,水塘西边就是当年新百旁边的小巷——破布营。

南京出版社编辑江山华介绍,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新街口地区逐渐成为城市中心。翻看上一次出版的1933年的《新测南京城市详图》就可以发现,当时中央路尚未竣工,但整个城市以新街口为中心的格局已呈现。在地图上标注的两条虚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这条路尚未正式取名,暂叫做“子午线路”。

1949年的《南京市街道详图》则已经清晰显示了新街口的“中心”地位,南京有史以来第一家大商场 “中央商场”也被清楚地标注在地图上。

1903年国人绘制了首幅南京坐标图

此次出版的《陆师学堂新测金陵省城全图》,此前其实已出版过一次,当时标注的时间是1910年。江山华告诉记者,此图是迄今所见中国人绘制的南京城第一幅坐标地图,经过南京历史学者王小孚的考证,确认此图的绘制年代是1903年,这次重版时做了修正。

据介绍,1903年,江南陆师学堂奉两江总督刘坤一之命,委派毕业生钟丙熙、李德霖用现代测绘方法,绘制南京地图,并公开发行。

陆师学堂新测金陵省城全图》的史料价值极高,勾勒出清代末年、辛亥革命前夕南京城的官署、街道、寺观、河流、山川等各方面的情况。更为珍贵的是,该地图不仅用红线清楚地再现出南京明代城墙全貌,且标明了每座城门的具体构造:“通济门、汉西门、水西门、聚宝门都分别用红线画出一大一小上下紧挨着的两个长方形框标注。”江山华表示,这恰恰佐证了明城门不仅有外城,而且也有内城的传说,而这一发现在其他任何一张南京地图中从未见过。

尺幅最大南京老地图记载一代名园

此次出版的《最新南京全图》是出版社几经周折从沈阳的一位收藏家手中征集来的,长108厘米、宽78厘米,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尺幅最大的南京老地图。

图上显示,当时中山大道、明故宫机场尚未修建,但已有公共体育场位于城南、旁有乔山公园毗邻,而盛况空前的南洋劝业会场清晰可见在丁家桥、三牌楼一带,从城北丁家桥向北延伸到三牌楼。

江山华告诉记者,由于尺幅很大,《最新南京全图》收录了一些其他地图上没有记载的名胜。比如中华门外、外秦淮河南侧的私家园林——刘园。刘园始建于清末,创建者是清末文人刘文陶,是昔日城南和胡家花园齐名的园林。令人惋惜的是,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这座名园也被毁于一旦。

本报记者 邢虹 本报实习生 许雁钰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孙婧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