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精致增长,建设“为人的城市”

26.12.2014  15:36

        作为国家城市规模调整后江苏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未来发展悄然变轨。25日,南京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城市空间优化策略,推进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量质并举。

          划定边界

          精致、精明、精雅增长

          以往城市建设重点是开发新区域,今后,南京城建将更加侧重整理、提升现有空间资源。此次会议上,南京提出最新优化城市空间策略,即“一新区、三新城、三枢纽、五片区”,分别指的是江北新区,河西、溧水和高淳三新城,空港、海港和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以及下关滨江、铁北、“两桥”、麒麟、燕子矶五片区。

          南京科技创新重心放在“两翼”,即提升高新区,串联仙林、麒麟、江宁、软件谷,形成东南科技创新带;全市整饬出18个休闲旅游集聚区;现代农业聚焦“一谷四园”。

          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提出,扩大用地规模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未来5年,南京新增用地指标极其有限,而现在,地均效益较低,今后新增用地指标主要用于战略项目,形成资源要素集聚,大幅提升地均效益。

          南京已拿出10个地铁站作为试点,尽可能配备市政及生活服务功能,在站点周边25公顷内布设餐馆、菜场、储蓄、教育、医疗等服务机构,通过复合式利用提升地块价值,地铁也可获得高附加值的商盖物业。此外,在25公顷以外的地铁站周边区域,大面积收储土地,统一规划,更大程度提升城市发展效益。

          在下一轮城市发展中,“遍地开花”的建设模式将受到限制。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全国选取23座城市试点,南京即是其一。叶斌说,不仅生态功能区坚决不许碰,就是在建设区域内,也要设定开发时序,一届班子不能把下面几届的空间都搞完。

          “土地约束日益趋紧,环境容量相对有限,城市发展不能无边无界。上海、深圳已明确城市空间零增长,这是国内特大城市发展趋势。”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沧杰指出,考虑地少人多的省情,作为江苏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城镇化率已达80%,从空间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已在眼前,必须避免摊大饼式粗放增长,不能再搞大马路、大广场,盲目铺摊子,应吸收欧洲经验,走精明增长、精致增长、精雅增长,消化存量空间,面向人的需求,建设“为人的城市”,提升环境、交通、居住质量。

  江北建设

          从提高用地效率入手

          后青奥时代,南京建设重心将跨过长江转到江北新区。今年,南京成立江北新区领导小组和江北新区开发运作平台——扬子国资投资集团,新区总体方案通过国家部委组织的专家评审,江北新区建设蓄势待发,明年全面启动。

          扬子国资投资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蔡龙介绍,江北现有人口170万,占苏南总面积的8%,按每年增长10万人、十年增长100万人的规模计算,10年后,江北人口密度仍不会超过江南城区。

          全面启动江北建设,第一个项目不是新区开发,而是老工业基地环境整治,提高低效土地利用效率。明年其他重点项目还有绿水湾、龙袍、大桥周边湿地保护、老山保护等。

          放弃单纯的土地开发模式,江北新区走产城融合之路,明年需要资金1500亿元。钱从哪儿来?扬子集团已成立城镇建设发展基金,政府出资2亿元,已向社会筹集43亿元,还要在产业、环境、交通建设上各成立一只基金。此外,向国开行申请到200多亿元棚户区改造贷款。扬子集团还在尝试推动建立新区的政府信用体系,争取单列发行政府性债券。

          投入减三成

          功能内涵补短板

          明年,南京城市建设将投入462亿元,比今年减少近三成。城建盘子锐减的背后,是更加注重城市内涵丰富与功能完善。

          建成地铁3号线、纬三路过江通道,开建长江五桥,推进地铁4号线一期、地铁5号线建设……记者注意到,明年南京公共配套投入增长迅速。投入251亿元,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文化建设、更好地改善民生,主要项目有:南京市民中心、门东地区D4区街区保护工程、白马文化艺术中心、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南部新城和浦口新城的医疗中心。

          提升南京文化软实力,南京明年将完成明城墙、明故宫遗址公园核心区、南朝石刻等重点区域保护规划,推进梅园新村纪念馆、明朝博物馆与城墙博物馆等一批文博场馆改扩建工程。

          此外,南京将提升智慧南京中心综合功能,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外网,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大数据示范应用,完善城市智能门户,拓展市民卡应用,推进公共服务更便捷。 颜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