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做为地方特色古老曲种已有专业剧团

18.04.2015  10:23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唯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曲种,迄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这两年以来,曾经式微的白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粉丝也越来越多。但可惜的是,南京一直没有一个专门的白局剧团。

  这个遗憾终于得以弥补。17日,南京金陵风白局曲艺团在甘家大院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成立。

  三十年努力白局新生

  南京白局传承人、金陵风白局曲艺团团长黄玲玲今年已经70岁了,多年以来,她一直在为南京白局的发展与传承积极奔走,“我一直想成立一个专门的白局剧团,今天这个梦总算是圆了。”黄玲玲说。

  据记者了解,其实早在1960年,在时任南京市总工会主席夏冰流的呼吁下,南京就成立过第一个专业白局演出团体——南京市工人白局实验曲剧团。黄玲玲当时才14岁,是这个剧团第一批演员之一。可惜的是,“文革”中,白局剧团被解散,一些流散在南京各区县的白局老艺人相继故去,只留下了白局剧团编演的《秋红曲》、《春红曲》、《王老头配茶壶盖》等一批新曲目。

  1984年,当时的白局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几乎被人遗忘。那一年,黄玲玲和徐春华、高晓玲、周慧琴、马敬华等当年的白局演员聚在一起,决定重振南京白局。

  经过艺人们三十多年的努力,南京白局不仅重回人们的视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且还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遗憾的是,白局一直缺一个专业剧团。

  只属于南京的白局依然受追捧

  在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市民政局、文广新局等单位的支持下,金陵风白局曲艺团昨日正式成立,这是南京市首家致力于保护传承南京白局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剧团以黄玲玲和她几十个学生为主。

  黄玲玲告诉记者,此前三十年里,她一直不懈地抢救和传承南京白局,在江苏教院、南京红太阳小学等地成立了十几个传习基地。金陵风白局曲艺团的成立,会将南京白局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白局,更方便地学习白局。

  “以后,金陵风白局曲艺团将把甘熙故居作为传习、表演的基地,我们还定期在南博、十朝汇等处进行白局展演。”黄玲玲告诉记者,白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除了前面提到的演出场所,还有很多街道、社区邀请白局艺人前去做公益表演,在普通市民中,只属于南京的白局依然受追捧。

  粉丝多为年轻姑娘

  17日的白局剧团成立仪式上,南京曲艺界名人悉数到场,记者看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白局剧团的老团长刘文玉,见到了第一批白局演员高晓玲、马敬华,南京本土相声明星梁尚义、李国先。除了这些老面孔,参加成立仪式演出的还有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粉丝,一群南京小娃娃唱起白局来,也是有模有样。

  黄玲玲告诉记者,和其他一些现状堪忧的曲艺品种不同的是,白局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年轻的粉丝。“前前后后,我教过的白局爱好者有三千人,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公司白领,以80后、90后的女孩子为主。现在能够上台演出的有30人之多。

  反腐段子编进新曲目

  时代在发展,白局也要创新。黄玲玲自己就不断在探索白局发展的路子,在传承传统曲目的同时,黄玲玲这两年还创作了《湿搭村长》、《旅游局长赴宴》等曲目,将反腐倡廉等新鲜时代气息融入白局。而年轻的白局演员们则更有创意,她们曾用白局曲牌改编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歌曲,发展了很多小粉丝。

  黄玲玲告诉记者,南京白局已经走出了一条“政府扶持、社会资助、个人努力”的良性发展道路,相关部门给予白局很多支持。热爱白局的社会人士也做了很多贡献,“有一位企业家多年来持续为我们白局提供资金,但始终不愿透露姓名。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