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高压变电站2016年投运 输送电量相当于全城用电总和

04.11.2014  19:01

  中国江苏网11月4日讯(记者 程远)今日,“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工程南京变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整个项目将在2016年底建成投运。该线将与其他输电线路相连,最大输送能力将达到1000万千瓦,相当于给江苏送来10台百万千瓦发电机组,与用电高峰时段南京或无锡的用电负荷相当。

  据中江网记者了解,这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划的重点输电通道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标志着江苏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和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今年4月获得国家核准,是我国第四个特高压交流工程,也是迄今输送规模和建设难度最大、投资额度最高的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途经安徽、江苏、上海3省(市),江苏境内线路全长514公里,新建南京、泰州、苏州3座变电站和1022基铁塔,工程总投资268亿元。目前,3座变电站的场平均已结束,进入变电站土建开工阶段。截至11月4日,铁塔整基建设完成278基,完成率27.2%。

  “线路跨越淮安和长江,其中位于苏通长江上游的长江大跨越全长5公里,在全国输电线路中首次采用江中立塔技术。”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建设部副主任肖树告诉记者,单塔塔高455米、重5000余吨、混凝土量15万立方米,均为世界第一。“工程途经地区河网密布,物资运输、塔基建设难度加大,成本增大。”肖树表示,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红线区域比重大,给线路选择带来了一定难度。

  淮上线投运后将与去年投运的皖电东送南环工程形成长三角环网,有效提高华东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我省接纳皖电的能力,江苏过江输电通道的输送能力将由目前的900万千瓦提高到1600万千瓦,还能大规模消纳我省沿海风电,对我省能源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据悉,江苏已建成锦屏—苏州的直流特高压线路,每年为江苏送来211亿千瓦时西南地区清洁水电,相当于为江苏节约标煤695.6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966.5万吨。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基础上,再建设一批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在全国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配置新格局,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江苏已规划内蒙古锡盟—泰州、陕西晋北—江苏、甘肃陇东—江苏3个直流特高压工程和南京—徐州—连云港—泰州、泰州—无锡2个交流特高压工程,待国家相关部门核准后开工建设,至2020年江苏电网将形成“三交四直”的特高压网络。

  据介绍,淮上线特高压电气装备将实现100%国产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江苏作为装备制造大省,拥有一批优质企业,有望在特高压建设中实现技术创新和经济收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