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实践】从废弃矿坑到世界奇观——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佛顶宫工程

05.02.2017  02:03
 

牛首山位于南京南郊,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佛教文脉传承悠久,自古风光秀丽,“牛首烟岚”是清金陵四大胜景之一,素有“春牛首”之美誉。殊为可惜的是,由于1937年至1958年间长达21年的铁矿开采,牛首山西峰整体被削平并下挖形成深坑,导致“双峰并峙、宛如天阙”的特色景观荡然无存,还留下了地质结构不稳定、山体滑坡频发等安全隐患。

南京市秉承“生态修复、文化修补、再现奇观、再造奇迹”的指导思想,在遗留的矿坑基址上,对山体进行地质加固,充分利用牛首山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巧妙设计,建造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佛顶宫。围绕佛教主题,打造佛顶宫、佛顶塔、佛顶寺等当代文化景观,实现了生态修复、历史展示和文化景观塑造的有机统一,并在自然山水间有机呈现。“补天阙、藏地宫”,再现了历史上牛首双峰的景观意象。

据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高勇介绍,规划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补天阙”,修复自然山体生态景观,恢复牛首双阙;二是“建地宫”,利用天然矿坑建成地宫(即佛顶宫),供奉佛顶骨舍利;三是“现双塔”,修建“佛顶塔”,与现有弘觉寺塔相互呼应,再现双塔奇观,力求打造成为南京乃至江苏文化旅游、艺术建筑领域的精品项目、传世之作。

据了解,工程开工前,工作人员花了近4个月抽水、清淤,使得矿坑全貌得以展现。矿坑直径200余米、深60多米,坑内积水深达30多米,底部沉积20多米厚的淤泥层,边坡最大深度150米,最大坡度70度。佛顶宫项目是国内外首个在废弃矿坑建造大型公共建筑的项目,其边坡加固既要保证施工期安全及稳定性,又要满足建成后使用期的长期稳定和抗震稳定性。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组建了由马洪琪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7个专业技术攻关小组,经过一年多反复论证、十多次调整完善,最终确定将佛顶宫设计成一个椭球形建筑。建筑主体由矿坑底部支撑,但和周边山体保持较大间距,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佛顶宫动工前,施工人员在两侧护坡打下500多根防滑桩,使用长达150公里的锚索固定山体,并在佛顶宫东侧设置了净高超过36米的下沉庭院空间,解决深坑建筑的观景、采光、通风等难题。同时,在边坡加固基础上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模仿自然山石,制作树池,种植乔灌木,恢复山体生态。

为修复牛首山西峰生态原貌,设计人员在佛顶宫西侧设计了一处大穹顶,以自然的弧度曲线,贴合山体的走势,将西峰缺失的山体轮廓修补完整。佛顶宫镂空铝合金大穹顶跨度220米,为当今世界第一。施工人员安装曲面铝合金板时,采用了高空散装、吊装、整体滑移技术。“废弃矿坑边坡塑石假山生态恢复覆绿施工技术”被评为省部级工法。佛顶宫项目共申报了27项技术专利,目前16项已获得授权。

随着难题被一一攻克,一座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总高度89.3米且分为地上3层、地下6层的深坑建筑佛顶宫恢宏亮相。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卡鲁纳塞纳·科迪图瓦库博士在参访牛首山时表示,“牛首山是我所见到的第一个在当代文明条件下,融合了现代建筑科技、时代艺术审美、传统工匠技艺建设而成的佛教文化场所,无愧于‘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艺术建筑新景观’的荣誉。而且,这样的艺术精品在短短的3年中完成,非常了不起!

武娇 王璇

2017年1月23日《中国建设报》专题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