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京“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 打造温暖“港湾”

12.04.2021  13:23

  一手啤酒、一手烤串,社区空地上围篝火而坐,从创业打算聊到工作计划……最近,南京海智湾·建”国际人才街区,为欢迎新近入住的海外归国年轻人,开启了一场时尚活力的“BBQ”派对。“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志趣相投,没想到能遇到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邻居,有什么好点子、好想法马上就能和他们一通海聊!”95后姑娘杨超越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从网络上看到南京“海智湾”人才政策后,决定来这里“闯闯”。

  一封诚意满满的“邀请函

  去年底,建邺区率先启动南京“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建设,人才公寓迎来首批70多位海外归国人才,平均年龄不到28岁。

  据了解,南京“海智湾”布局了4个片区——建邺、紫东、江宁、江北,将凭借各自优势,吸纳全球顶尖名校的不同学科人才。“海智湾”为入驻海外英才提供3个月研习期。3个月里,海外人才免费入住人才公寓,享受相关补贴,还有人才专员“一对一”开展政策辅导、职业规划和创业孵化……3个月后是否选择南京,全凭自愿,但如果留下,综合扶持最高可达1亿元。南京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这是一封诚意满满、且充满胸怀的‘邀请函’,希望海外人才都能走进南京看一看。

  “海智湾”旨在打造国际人才街区,“首站”服务是一大亮点,人才政策模式也是全国首创——只要符合全球高层次产业人才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青年留学人才标准,即可享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3个月内租金全免,期间每月发放3000元研习补贴;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海外科技领军人才,符合条件的提供500平方米以上免费办公场所,给予500万-1000万元项目配套资金;顶尖人才,综合扶持最高1亿元……“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打拼,需要适应期,我们在3个月内做好人才落地、生活,以及事业启航的服务,让人才毫无负担地走进南京、感受南京、选择南京。”南京市人才办负责人说,“海智湾”聚焦人才初次落地阶段需求,打造“类海外”环境,提供“一站式”工作、生活服务。

  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打开“我的南京”APP,进入紫金山英才智慧云平台,都可以找到“海智湾”服务专区,申请“入湾”。据悉,截至目前,有意向来宁且通过审核的海外人才数已达350名,年龄主要集中在23岁-45岁之间,不乏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名校毕业生,也有不少拥有“世界500强”任职的工作经历。

  前有“大世界”,背靠“小生活

  3个月的时间能做什么?日前,记者走进率先启动的“海智湾·建邺”国际人才街区,带着好奇“做客”这群年轻人的公寓,了解他们来宁后的社交、生活和工作。

  这是一趟双向的“牵手之旅”。“3个月,差不多可以了解一个人,也差不多可以了解一座城,我们在感受南京,南京也在了解我们。”杨超越眼中露出期待。她向记者聊起自己之前经历过的各种“”——日本留学、上海求职,始终是“快节奏”的学习和工作。她直言,如今来南京看看,就是希望换个节奏,切换下“工作模式”,寻找一种往前有“大世界”、转身也有“小生活”的可能性。

  经过求职面试,杨超越很快在建邺河西片区找到“大世界”。作为南京的金融中心,这里集聚众多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企业。杨超越根据建邺区委组织部的推荐,意向与一家银行签约,后续还将咨询“人才房”购买办法,打算正式落户南京。

  在“海智湾”,青春时尚的社区氛围,让这里的年轻人“一转身”就能拥抱理想的“小生活”。记者见到汤雨晴时,正是她入住“海智湾”整整一个月的日子,在这期间,她已经和好几位邻居处成了“小姐妹”,她们分享南京哪里的咖啡好喝,也常常围绕创业计划探讨到深夜。

  汤雨晴毕业于韩国汉阳大学,也尝试过去美国“闯荡”,如今又来到南京,她在不断“移动”中,择业也择城。她告诉记者,希望把自己的创业项目——自助洗衣APP带进南京。“我想先开几家自营的洗衣店,并与其他洗衣店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洗衣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选址、设备、物联网技术等准备工作,就差资金了。”汤雨晴告诉记者,她正在积极申请南京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比,希望通过各类渠道得到市场和投资人的肯定。

  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有趣的居住体验,有温度的街区氛围以及友善的专业服务是“海智湾”服务的几大亮点。“你好,我是管家沙人俊,如有需求可来前台找我哦。” “海智湾·建邺”客房部负责人沙人俊说,“每位客人过来,从入住伊始,我们就开始一站式服务。公寓内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帮助解决或解答。希望他们可以在异乡快速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平稳度过3个月的‘衔接期’,顺利留在南京居住、生活、创业。

  为古都注入青春活力

  南京这座古都,正站在时代“风口”上,为更多年轻人敞开大门。“海智湾”定位明确、目标清晰,细看“入湾”申请人信息,除毕业于海外名校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平均年龄不到28岁,年龄最大也不超过45岁。通过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为南京储备一支有技能、有战斗力的创新“主力军”,为南京发展注入“青春力”。

  “南京拥有国内最好的智能电网产业基础,聚集了大量与电力相关的人才,我们有信心做研发、拓市场!”31岁的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廖诗武博士,正在“海智湾·紫东”对接创业载体、链接创新资源,计划在3个月内推进能源数字化及优化平台的开发工作,并在南京建立研发机构。“我们将加大对电力建模引擎及求解引擎的研发,着力解决目前电力市场模拟平台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力争全面替代国外求解器,填补市场空白。”他说,南京有很多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让他很动心,最重要的是,这座城市包容大气、很动人。

  本科就读于清华,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博士求学剑桥……济南人梁洪乾有份亮眼的履历,刚刚步入40岁,正是“大展身手”的绝佳年龄。凭借“干雾过氧化氢”灭菌技术,近年来他已和合伙人在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地顺利拓展市场,去年他带着技术回国,希望在国内建立研发部门。“听朋友推荐了南京的人才政策,就想来找找机会,上一次来南京还是上世纪80年代,此次再来发现变化太大了,刷新了我对‘古都’的认知。”梁洪乾坦率地说,比起深圳、上海等城市,南京在高端资源、国际化程度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但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创业成本、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于此奋斗,未来可期、信心十足!

  “南京是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悠长厚重,却也时尚大方,对来自外部的新鲜血液很包容,极具创新潜质。”95后小伙于逸尘去年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人才政策的牵引下入住“海智湾·紫东”,仅仅半个月就找到“归属感”,目前担任南京经开区AMINO人工智能研究院基金投资经理,未来将积极为南京引入国内外优质高科技项目。如今,他已经开始了公寓、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上班只需步行几分钟。他还分享了一个细节——公寓前台设有政策查询机,这对于刚从国外回来、不熟悉国内大环境的人来说,十分便利。

  尊重人才,不求所有

  3个月的“海智湾”研习计划,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南京欢迎人才、尊重人才,不求所有、不拘一格。

  3个月后,如果人才没有选择南京,会不会觉得“”?面对记者的疑问,南京市人才办工作人员笑言,尊重人才,也意味着尊重人才的选择,南京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3个月内,人才可以自由、自主地在这里生活,寻找机会,3个月后,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留在南京。”工作人员说,南京予以人才开放包容的政策,即便3个月期满,没有选择南京,相信他们也会对“海智湾”充满美好回忆,或许未来还有可能转化为支持南京发展的“一股力量”。

  “海智湾”是一次“启航”,且以“长远”为航向。一方面,它必将增进海外人才对南京的了解——无论好不好,先请你到南京看看;另一方面,这一新政也具有现实意义。南京市科技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科技强省,我们的确需要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只有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结构,才有可能攀登科研更高峰。当前,网络通信与安全、绿色低碳、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都是南京的产业优势,必将为国内国际人才提供“没有天花板”的创新舞台。

  “率先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是南京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再提高和再升华。”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丁宏表示,高层次人才对于城市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创新建设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当前城市在全球竞争中取得制胜优势的核心要素。

  丁宏认为,“海智湾”探索打造“类海外”环境,通过为人才提供全景式、全链条式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才实现更高发展的“一揽子”需求,有利于建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但要让海外人才真正“留下来”,关键还要给他们提供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以及建立对于人才价值的科学评估机制与“再激励”创新机制。(王梦然 朱璇)

来源: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