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关“三互”改革为口岸通关提质增效

03.03.2015  14:07

        新华网南京3月2日电(记者刘巍巍)南京海关2014年以连云港为试点推进“三互”改革,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边防等口岸管理部门在运输工具监管、货物监管、企业管理和进出境人员管理四方面开展“三互”协作。一年来,“三互”试点提升了连云港口岸的通关水平,在服务进入境船舶通关、查处进出境违规商品、防止埃博拉病毒传入等工作中发挥功效。

        作为“三互”改革内容之一,连云港海关2014年推广运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手续网上办理系统”及“临时停靠网上审批系统”,为进出境船舶办理通关手续提供全天候、无纸化服务。据了解,通过上述系统,船舶进出境(港)预报、确报、抵港报及相关总申报单、货物申报单等单证均可通过互联网提交。放行信息以电子数据形式对外发送,全天候、无纸化办公初步实现。2015年1月1日两个系统正式上线,为口岸通关企业带来便利。

        据连云港新海湾码头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某介绍,该公司码头距离主港区较远,原有模式下办理相关船舶手续往返要跑几百公里,特别是晚上为拿到出口岸联系单,外勤人员要跑海关、商检、边防、海事等四家单位逐一申报盖章,成本较高且占用大量时间,系统上线后,手续全部电子化,只需坐在办公室轻轻一点,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船舶进出境(港)手续。

        连云港海关监管二科副科长孙维表示,该系统的上线及相关单证、手续的取消,是国际航行船舶管理“单一窗口”管理模式的突破性实践,以此为基础,海关、国检、边防、海事等部门联系配合更趋紧密。

        在查处违规案件和防止埃博拉病毒传入中,“三互”亦发挥了功效。

        2014年4月23日,连云港海关通过“三互”、根据前期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的信息发现,河南某贸易公司向连云港海关申报出口一批至南非腈纶毯情况异常。海关立即对其布控查验,经与检验检疫部门共同查验发现,实际货物约3000件均由是用“黑心棉”加工制成,共计2688条,随即对其进行了查扣处理。

        南京海关副关长顾勤表示,未来该关将通过“三互”改革提高连云港口岸通关效率、发挥连云港口岸辐射带动作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