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校园足球市级联赛开幕 建立三级联赛体系

10.07.2015  13:03

        昨天,南京市校园足球市级联赛在雨花台中学开幕,南京外国语学校对阵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打响揭幕战,至此,南京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体系正式建立。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将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建成120所高质量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全市166所学校208位老师参加了足球教练员培训,62所学校107位老师参加了裁判员培训。

        雨花台中学校队队长,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在昨天的开幕式上,帅气的雨花台中学足球队队长孙浩然成了明星。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作为足球高水平运动员顺利通过了专业和文化考试,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他说,自己初高中都在雨花台中学读书,专业训练和文化成绩都不耽误。全国现有100多所高校招收足球高水平运动员,除清华大学高考分数要求最高外,本科院校普遍要求文化成绩达到本二录取线的65%。

        孙浩然介绍,学校一直对球员的文化要求很高,所以足球训练时间都安排在和学习不冲突的时间进行。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雨花台区已被江苏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命名为江苏省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全市推荐98所学校申报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积极支持雨花台区、浦口区创建国家级校园足球示范区。

        南京4426名学生球员,参与此次足球联赛

        此次由南京市教育局、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首届校园足球联赛,有4426名学生球员参与。“三级联赛将成为学校之间互动交流的纽带,成为学生运动健身、团结拼搏和公平竞赛的平台。”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在昨天的开幕式上说,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区级比赛历时4个月,全市12个区365支代表队、4426名运动员经过801场比赛的角逐,63支代表队脱颖而出冲入市级联赛。

        吴晓茅透露,南京的校园足球运动启步较早,2007年,亚足联“中国展望”项目就落户南京,2009年,南京成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布点城市。“我们积极培育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示范区创建工作,学校布局注重比例科学、结构合理和有效衔接,形成学段对接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区域发展格局。

        特色校每周至少一节课,将有外籍教练教球

        南京市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细则,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建成120所高质量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细则明确: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需结合实际,编制或选用校本足球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每周要为学生开设不少于一节的足球课;至少组织不少于三次的以足球为主要内容的大课间或课外活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选用课时中足球内容不少于60%的比例;学校有足球社团。另外,南京市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外籍足球教师试点城市,雨花台中学、天印高级中学、小营小学将作为首批承接学校开展聘用外籍足球教师试点工作。据介绍,在教育部支持下选聘的外籍足球教师将巡回指导南京市部分中小学的足球教学活动。(黄艳)

来源:  现代快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