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美河房”修缮留下诸多遗憾

23.05.2016  08:44

  青砖墙成“白脸”,生活设施也不全

  交汇点记者黄勇

  室外的电线

  “阴阳脸”门

  紧连秦淮河的外墙

  糖坊廊61号虽已修缮完成,但仍留下诸多遗憾

  河边纳凉、天井里迎灶神……家住省级文保单位、南京“最美河房”,傍水而居,这样的日子听起来挺诗意。

  70多岁的陶其玲等陶家共计6户是南京糖坊廊61号河房的产权人,最近这几位主人却有些烦心。政府花大力气帮他们修缮了这处河房,却留下了一些“本可避免”的遗憾。

  交汇点记者黄勇文 秦怀珠摄

  一半青砖一半白墙青砖墙成“白脸

  漫步南京老城南,老井、砖雕、古民居曾随处可见。河房,就是南京十里秦淮两岸特殊的一种古民居,其特点是前门临街,后窗面水,大多二进或者三进,正房对河开大窗,临水的一进向河面挑出,凌波而立,下埋木桩石墩或石构件,上筑房、轩、阁、亭、台。当年《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从安徽迁来南京定居,购置的秦淮水亭就是这样的河房。

  糖坊廊61号,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是留于秦淮河畔最完整的、最独特的河房——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处“菱形”河房,有跑马楼二进,中内天井,后河厅一进,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些专家学者来这里寻访,甚至直呼,省级文保的定级定低了,可以定为国保。东南大学的一位留学生甚至把这处“构筑精美”的河房写进了书里。

  28年前,秦淮河河道抽水清淤,让这处临河而建的房子开始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墙面出现4条大裂缝。前几年,屋顶漏雨,坍塌尤为严重。去年底,这座南京“最美河房”实施了150年历史以来的首次大修。目前,修缮已经接近尾声。昨天,记者来到这处河房。刚搬完家的陶其玲和侄子陶鼎正在拾掇着。

  陶鼎正和一位工人拆装着空调。“房间大,夏天特别闷,不装空调不行。”说起房屋修缮的质量,陶鼎总体比较满意,不过对过度设计也有些看法。

  “青砖小瓦”、高大的封火墙……这些都是南京老城南民居的特色。糖坊廊61号原先里外也都是青砖砌成,现在外墙却被刷成了白色。陶鼎说,他从小住这里,就是青砖墙,但规划设计单位坚持称白墙是设计规范。

  他还特别提及,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确实需要消防设施,但“这处20多米进深的屋子,设计了4处消防栓”。

  在房子东北角,记者发现一处细节,侧门有一半青砖没有粉饰,结果成了一半青砖、一半白墙的“阴阳脸”门。

  河房可能还会慢慢“”向秦淮河

  除了建筑结构的奇特之外,陶氏河房给人的感觉是惊艳——这里绝大多数雕刻均保存完好,令人叹为观止。跑马楼东南西北面檐下各分布三块雕花栏板,完整地再现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周瑜打黄盖”等场景,经过修缮,重新刷了红漆。楼下花隔门的上半部,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以及麒麟、仙鹤、凤凰、猴子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动物,个个不重样。

  陶其玲的丈夫史师傅今年已经80岁,对这次中木门、木窗、木雕的修复,他很满意。

  不过,让他心有不甘的是,河房倾斜的安全问题还是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他领着记者来到建筑最东南角的一处厢房。明显可以感觉到,地面是往南边的内秦淮河倾斜的。

  史师傅回忆,1989年,秦淮河河道整治导致房屋地基往南,向河一侧倾斜下沉。这样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其东面的封火墙从墙头到墙脚被“”开数道裂缝,最大的裂缝有两个拳头宽。

  绕出屋外,记者看到,墙面一些裂缝的地方已经被水泥砂浆封堵住,但临河的南墙还在渗水。

  “这次大修,说是灌浆了,但修缮没有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史师傅说,设计工程师也告诉他们对地基下沉的问题没根本办法解决。

  因为河房就建在河堤上,所以史师傅认为,河堤不灌浆加固,河房还是有可能慢慢往秦淮河里“”,“山体滑坡就是这个道理。

  修缮考虑不够周全也让人很无奈

  除了地基的问题之外,修缮考虑不够周全,也让陶家人很无奈。

  陶鼎搬进来后,发现没有通电。工程队只管修缮建筑。原来的电线只接到了糖坊廊巷子边,屋里的配电箱还隔着十多米,两者如何连上是个头疼事。

  为了文物安全,这次修缮还特别增加了喷淋灭火系统,但户内也没有与户外的消防栓用水管相连。“消防栓,普通老百姓没有办法连水管。”史师傅说,喷淋系统的问题,陶家解决不了。至于自来水,后来也是他们自己找人才接通的。

  古民居夏天在哪洗澡,以及厨房在哪,都是个难题。此次修缮,并没有考虑卫生间、厨房的所在。史师傅说,他们无奈只能在天井内砌一处简易的洗澡间。“烧饭我现在是在屋内,时间久了,油烟肯定对木雕不好。

  历经百年沧桑,糖坊廊61号,受到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曾岌岌可危。如今,秦淮区政府动用省市文物修缮资金“担大头”,实施抢险维修工程,不让这处精美的建筑毁于当下,为南京古民居修缮提供了一处样本。但如何完善古民居生活配套设施,秦淮区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扬州东关街的古民居改造,不但修缮了建筑,更改变了古巷人家的生活方式。当地政府在修缮中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改造时完善大厨房,让居民液化气到户,还为居民安装抽油烟机,一举消灭了古民居生炭炉烟雾缭绕的现象。

  “最值得一说的是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隔断里装了浴霸,就是在冬天也不要出家门洗澡。”一位去过扬州的老城南居民告诉交汇点记者,东关街很多人虽留念旧时光,但普遍都曾抱怨老城区住房破旧、生活不方便。改造后,居民们却更加舍不得离开古巷古民居了。

  学者看法>>>

  “市民规划师”盖星石:不按原样修复就是对文物建筑的破坏

  “省级文保单位糖坊廊61号建筑的修复,将原来的青砖墙刷成白墙,南京民居特有的素雅、沉稳、质朴的环境氛围全都消失,让人扼腕痛惜。”“市民规划师”盖星石如是对记者说。

  盖星石自幼在南京长大,学生时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喜欢观察和体味南京老城的幽深小巷和院落结构,画过不少速写和结构图。秦淮河两岸包括现在的糖坊廊是他常去的地方。他回忆,他小时候,糖坊廊61号就是青砖墙。

  盖星石说,过去南京传统民居多为青砖斗子墙,而不是粉墙,档次高的更是如此。墙裙为条石,条石上是青砖平铺实砌打底,再往上就是竖砌空斗,做工极其精细,可以说是砖砖水磨,对缝如丝,显得素雅清静。这与徽州民居、江浙民居的粉墙黛瓦形成的韵味迥然不同,同时也有别于镇江、淮扬一带完全扁砌的清水墙。

  盖星石说,南京旧时不少大户人家基本上也都是青砖墙,包括甘熙旧居、蒋百万旧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身份的象征。后来搞爱国卫生运动,不少地方统一刷白,加上下放户返城,大院挤成大杂院,一次次拆改更新,结果粉墙越来越多,因而陷入了老城南“粉墙黛瓦”式的印象误区。

  “历史文物具有不可逆性,失去了的东西不会再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按原样修复必然导致对历史文物的破坏。”盖星石说,希望未来南京文物部门严格把关,确保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真正坚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要像江南古镇修缮那样,敬畏历史,慎之又慎,一丝不苟,原汁原味,“歪闪的房子将梁架扶正,柱子腐朽则补残加固,门窗缺失就照原样制作补全,切匆画蛇添足。

编辑: 项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