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保志愿者为城市“写日记”

28.01.2015  10:33

 

  前杨柳村古建筑

  文保志愿者参观调查前杨柳村古建筑

  江南时报记者 程岚岚

  佘村清代建筑群

  文物保护志愿者在佘村古建筑巡查

  

  没有任何报酬,可每个月至少一天,他们要奔波在“野外考察”的道路上。他们还时常流连于老街区、历史建筑,“喜旧厌新”。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南京文物保护志愿者——他们愿意为这个城市所有的文物、历史建筑,像“写日记”一样留下每份影像资料;也会为那些可能遭到破坏的文物、历史建筑,甚至是濒临被拆除命运的历史建筑,执著地做着最后的努力。近日,江南时报记者跟随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第二分队近三十名队员一起,踏上了寻访江宁区古村落及文物之路。

  江南时报记者黄建伟黄勇程岚岚文 记者秦怀珠摄

  佘村潘家大宅:

  一小半已经坍塌,亟待文物部门保护

  车子抵达的第一站是江宁区东山街道的佘村。这里有号称继杨柳村明清古建筑群之外的江宁第二处“九十九间半”——明清建筑群潘家住宅。史料记载,潘家住宅的原主人潘恒才是一位资财雄厚的商人,因明朝末年中原战乱,携带家眷来到佘村建屋居住。潘家住宅直到清顺治年间、历时17年方建完。

  下了车,便看到了左前方一栋青砖斗子墙的古建筑,风姿绰约地矗立在佘村的村口。这栋是潘氏祠堂,现今已成为佘村社区居委会和佘村社区总支部支委会的办公地点。会议室里放着落灰的佘村保护规划蓝图——《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保护规划》。按照规划,潘家住宅、潘氏宗祠等将统一规划保护,并对外开展旅游观光。整个潘家大院要整体修缮并腾空,以后作为专门的建筑艺术博物馆。然而,在厢房佘村社区总支部支委会的一处、大门虚掩的办公室里,一位工作人员看到这么多文保志愿者,却不愿多讲这里的新规划。

  西侧十多米开外便是潘氏老宅。然而,老宅内的场景却让志愿者非常痛心。原来,三进的老宅,每进房子都有巧夺天工的石刻门楼,饰以人物、花卉、禽兽等图案,造型美观,形态逼真。后进住房为二层建筑,楼上有复道悬廊,宛转相通。如今老宅大厅的一小半却已经坍塌,地上满是砖头、瓦片和垃圾。走在地板上时,“咯吱咯吱”的声响不断,颇有不堪重负的感觉。

  “太可惜了,80年代我过来看时还没有如此破败。”韩品峥曾任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如今退休后,热心文物保护的他也成为了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第二分队的一员。看到佘村潘家大宅的破败,韩品峥连连摇头。对此,江宁区文广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佘村的保护规划其实一年多前就出来了,但修复资金是最大的难题。因为按照《文物保护法》,古建筑的修复资金需由产权人、使用人承担,或者就是由政府完全回收、来修缮。但潘氏老宅产权人有20多个,非常分散,上千万的修复资金怎样筹集,还没有眉目。

  当天下午,记者还随文保志愿者总队第二分队的志愿者们赶往位于南京江宁祖堂山南麓的南唐二陵、以及位于牛首山南麓的郑和墓巡查。一路上志愿者们走走拍拍。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二队队员、江苏省行政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向江南时报记者解释说:“我们志愿者不仅对需要保护的文物进行拍照、记录,同时也会存进资料库。隔一段时间,再来时,会把照片调出来进行前后比对,观察文物的保存状态和变化,以便第一时间能发现问题,更好地保护文物”。

  前杨柳村朱家大院:

  保护堪比两重天,不过粉墙少了“南京味

  紧接着,队员们集体又马不停蹄,赶到江宁“新五朵金花”之首的湖熟街道的前杨柳村。这里保留着南京迄今为止保留的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是江南地区典型的民居形制,也是“最有南京特色”的古建筑群。

  “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朱家大院“小九十九间半”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后期,是杨柳村三十六堂中建造最晚的民居,俗称“三堂上”,也是村里面积最大的一幢古宅。这里已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如今是江宁区民俗博物馆,展出了部分江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有着独特的山水田园魅力和文化休闲之美,经过重新整修、面貌焕然一新的杨柳村成为江宁一处游客如织的景区。江宁区民俗博物馆告诉志愿者,这里三四月份、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最多能接待5000人次。

  不过一番巡查下来,志愿者们总觉得这里少了点南京本土历史建筑的味道。古梁架上的刘海戏金蟾、麻姑献寿等木雕非常精美,但粉墙黛瓦以及刷上去有些“崭新”的油漆颜色,总让人感到“不搭调”。而东侧不远的三十六堂之一的慎德堂——朱氏小祠堂,则依然是青砖斗子墙的风格。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没有了往日的光鲜。但较旁边修缮的朱家大院建筑少了点脂粉,也较老城南门东修缮的多了几分大气。

  “朱家大院的保护非常好,与佘村古建筑群堪比两重天,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第二分队队长吕晓其说。

  不过他也认为,南京历史建筑在修缮中还是要多保持南京本土建筑的风采,不要一味使用“舶来品”——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马头墙,少了“南京味”。

  文广新局:

  文保“民间队”留住更多南京“历史记忆

  对于这支文保“民间队”,南京市文广新局的评价非常高。“虽然是一群业余爱好者,可认真起来不比文物专职工作人员差!”南京市文广新局文化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蔡健说,去年6月,市文广新局成立了这支由107位文物保护志愿者组成的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其中,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第二分队、第三分队文物保护志愿者在集体巡查不可移动文物过程中,现场发现有中年男子偷偷拓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朝萧憺墓碑亭石刻。该男子也因非法拓印涂污文物被处行政拘留7日,这在全国属首例。

  蔡健介绍,除及时提供文物违法案件线索外,文物保护志愿者还每月定期制定文物巡查表,反映巡查中发现的文物安全隐患以及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截至2014年年底,文物保护志愿者共提交文物巡查表350余份。“文物保护志愿者还多次第一时间反映发现拆迁中散落的明城墙砖。经文化综合执法总队与城墙管理中心沟通联系,散落的明城墙砖均得到了及时回收,并将用于日后的城墙维修。

  在开展文物巡查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文物保护志愿者还将注意力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理念弘扬等方面。他们举办重现重阳节民俗的活动,组团参加“第九届中国‘文博会’扬州分会场——让‘非遗’走进我们的生活”,创办以《》命名的文物保护电子杂志,运行维护名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的西祠讨论版,等等。“这些活动或举措留住了更多的南京‘历史记忆’。”对文物保护志愿者的贡献,南京市文广新局宣传管理处副处长林达青也非常赞赏。

  记者感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南京市文保志愿者第二分队的队员们,每个人看上去都非常淳朴,但又格外可敬。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9岁,最小的还在读大学。

  这些人中,既有教师、学生、公务员;也有公司职员、办公室文员、外企员工;还有文史专家、文化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媒体工作者,等等。大家都是因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南京历史记忆,而聚集在了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这个大家庭中。

  郊区爬上爬下一整天;拍照、记录;相互交流自己对文物保护的心得……相信一队、三队的文物保护志愿者也是这样匆匆地在行进着。野外的文物巡查保护工作不仅仅是个体力活儿,也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细心、爱心和恒心。不过只要坚持下去,想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们也希望南京能涌出更多像这107位文保志愿者一样可爱的人,共同参与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留住南京最美好的文化记忆。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