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新街口消防“朋友圈”

26.04.2016  21:39

  近年来,南京消防部门经过不断摸索,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安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街口地区的市消防联防联治办公室就像搭建起了一个“朋友圈”,让区域内的单位和消防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

   30余家商贸企业加入其中

  南京的新街口地区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在不到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近700家商店,1600余户大小商家星罗棋布,总营业面积超过了60万平方米,高峰期间,新街口商圈日接待客流超过100万人次。

  除了高层建筑为消防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地铁商铺、莱迪等地下建筑消防安全同样不容疏忽。

  2014年7月,南京市商业消防安全协会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由商贸企业自发形成的消防安全群防组织。

  为了整合新街口地区商业企业的消防安保力量,2015年,在南京市公安消防局的指导下,南京市商业消防安全协会会同新街口商圈内的多家大中型商贸企业,共同组建了新街口地区消防安全联防联治办公室。这是南京市首个重点区域防联防联治办公室。

  目前,南京新百、金鹰国际、德基广场等30余家商贸企业已加入其中。

   科技型管理突破传统模式

  新街口地区消防安全联防联治办公室的联防范围涵盖南至淮海路、北至长江路、东至洪武路、西至莫愁路的区域,21支企业消防队共同参与整个地区的消防联防工作。

  科技型管理是联防联治办公室采取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原来查找资料和储存资料都比较繁琐的台账被改进,变成了现在采用的电子系统。储存、查找起来快捷了许多,使得工作更加高效。

  据介绍,商家在各消防重点防护部位都贴有一个二维码,巡查人员只要扫码就可以利用手机进行信息的记录和追踪,记录下这个区域的检查情况。如果发现隐患会记录下来,进行备注,并跟踪检查,落实整改。而记录的信息最终都会传输保存到这个工作平台中。

   商家互查隐患及时发现问题

  联防联治办公室成立后,辖区内商家的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突破。

  作为东片片长,南京新百的消防安全负责人王海宁亲身经历了这一优化的过程。在联防联治办公室成立前,新百沿用的是延续十几年的管理模式。新百改建后,面积扩大,由原来的3层楼,变为现在的60层商业和写字楼综合体。消防工作的对象、任务和难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联防联治办公室成立后,东片区内的几家单位定期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突出“联防联治”的特点,采取隐患互查的方式,由片长组织各单位到别的单位进行检查。这样,容易被自己忽视的隐患,很快暴露出来并进行了消除。

  随着联防联治工作的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的频率加大,且更加细致。以前只是检查客户区、营业区域等“明面”上的情况。现在,大家检查更细,地下层、弱电井这些死角,也查了个遍,果真发现了一些问题。除了设备检查,他们还加强了地下层、停车场等区域工作人员消防常识的掌握上,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这样一旦出现问题,这里的工作人员都能按要求及时正确应对。而通过联防联治办公室,新街口各企业和消防部门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这个办公室就像是微信上的“朋友圈”,大家经常互动交流。除了隐患互查,他们还会和消防部门联系反映,取得最佳整改方案,对症下药,以最快的速度把隐患整改到位。(南京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