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开行直达莫斯科中欧班列 全程需要15天

30.06.2016  13:21

  

  中欧班列开行。

  新华网南京6月29日电(张本甫 张正昕)29日上午,南京市在南京北站举行中欧班列(南京—莫斯科)首开仪式,以进一步加强中俄联系与合作,推动全市外贸稳增长。该班列以南京为起点,以莫斯科为目的地,全程约一万公里,途经满洲里、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等地,全程共计15天。中欧(南京—莫斯科)班列是全国、全省国际班列中首次以莫斯科为目的地的班列,将在年内实现两周一班,年底前到明年初有望增至到每周一班。

  国家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南京市积极响应国家、江苏省统一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交汇的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以践行古“丝绸之路”精神,积极开行中欧、中亚国际班列,扩大对外贸易,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加大供给侧改革,确保对外贸易稳增长,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为外贸稳增长加力

  南京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是中国东部地区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核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门户,拥有国家高铁枢纽、华东地区货运铁路枢纽、长江航运物流中心、长江流域外贸集装箱水铁联运的最大枢纽和江海联运的主枢纽,具有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扩大陆上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2014年,南京尝试开行中亚国际班列,2015年在南京市出台支持性政策后,中亚国际班列逐步规范化运作。

  2016年中亚班列稳定开行每周2班。经对中亚班列200票抽样调查,主要出口货源方面,来自江苏省的货源约60%,主要品种为轻工、服装、玩具、农药、汽车配件、高铁配件等。同时由于南京海铁联运的优势,货源地辐射到广东、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品种主要为建材、灯具、生活用品、轻工、服装等。综合考虑,南京开行国际班列优势明显。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2015年全国共开行中亚班列1535列、发送12.6万标箱,其中,南京开行39列、0.26万标箱,位居第10(连云港位居第1,共发送2.0万标箱)。今年1-5月全国共开行中亚班列587列、发送2.7万标箱,其中,南京开行列数和发送箱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共开行32列、发送0.16万标箱,全年开行列数和发送箱量有望升至前6位。

       充分发挥综合物流优势,寻求多方合作

  中欧(南京—莫斯科)班列是全国、全省国际班列中首次以莫斯科为目的地的班列,对拓展中俄贸易将发挥重要的渠道作用。南京地处华东地区腹地,位于我国T型经济带的交汇处和长三角区域中心,是中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东部地区通过长江和近海航线辐射中西部地区与华南的重要门户,具有铁水联运的比较成本优势。

  南京市主动对接国家、省以及俄方等部门,先后与中铁总公司、中铁集装箱公司多次联系,并积极与中国外运长航公司、俄罗斯远东运输集团等相关单位沟通洽谈,最终通过国内外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精诚合作,一致决定开通中欧(南京—莫斯科)班列。俄罗斯远东运输集团决定将南京作为在中国境内唯一水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始发点,将加速南京成为我国中俄贸易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

  为积极做好中欧班列开行的通关环境保障工作,南京海关、江苏检验检疫局、金陵海关、南京检验检疫局等单位不仅出主意、想办法,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还主动对接满洲里海关、检验检疫局,开展业务对接,以两地口岸部门和关检单位通过互换文本达成保障意见。南京港口集团、两地铁路站点和货运中心也相互配合,为南京中欧班列开行,助推外贸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挖掘外贸潜力,开展中欧班列货源调研

  开行国际班列,是架起了国际沟通交流的通道,关键还在于充分利用好这个通道,使外贸企业发展获得新空间,竞争获得新优势。为此,南京市在去年开行中亚班列的基础上,一方面走访江苏、安徽地区外贸企业,宣传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征询他们对进出口中欧地区的需求。另一方面组织江苏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南京富亨华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上海万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南京新丝路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南京永兴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瑞桥金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重点物流企业,开展中欧班列外贸进出口需求调研,通过他们进一步将国家鼓励政策、班列运行特点、运行路线介绍给外贸企业,协助我国企业拓展欧亚外贸业务。

  根据目前对中欧班列货源需求的调研,大约有60%左右将来自江苏地区,南京周边的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省份由于公铁联动成本较低,也有较大需求。出口货物将以白家电、灯具、电子产品、建材、轻工、化工产品、汽车整车、汽配、铁路和高铁配件等为主。经过中俄各方共同研判,预计中欧班列(南京—莫斯科)在首次开行后,将在年内实现两周一班,年底前到明年初有望增至到每周一班,努力为促进外贸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