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开启看海模式 "百年水位柱"被淹得只剩五根

05.07.2016  13:29

  水位离大堤顶部仍有安全距离。

建成时的“长江记忆”雕塑,灯柱深色部分代表当年最高水位,上半部分是LED灯。

  昨天,仅能看到5根水位柱露出水面。 刘浏 摄

  南京滨江步行道基本被淹

  连续降雨让长江南京段水位也升至高点,扬子晚报记者昨天沿江探访,整个滨江风光带的亲水步道基本都已经没入江水中,江面与防洪堤也已经非常接近。在青奥公园内有一组雕塑,记录了百年来南京长江江面水位的历史,每一根钢柱代表一年的水位高度。在现场,江面已经几乎将这组雕塑淹没,仅剩1957年等几个年份的刻度仍然能看到。

  这组名为“长江记忆”的百年水位柱雕塑位于青奥步行桥北侧,43根透光LED造型灯柱标注着多年来的长江水位。灯柱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为深红色的钢柱,高度代表了某一年洪水的最高水位,水位越高这根钢柱也越长。灯柱的上半部分则为透明LED造型,在夜晚会亮起,上面也刻有代表的水位和年份。

  记者了解到,这43根柱子代表了从1912年起百年中水位较高的年份。不过,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时,靠近水面的大部分景观都已经被江水淹没。这组反映水位的雕塑前V字形步道也已经无法靠近,不少市民都站在警戒线外远远的分辨钢柱上的数字。由于今年长江水位很高,淹没了大部分钢柱,仍露出来的约有五根,能看清最高的是代表1954年最高水位的10.22米,接下来依次有10.14米和9.66米等。

  从下关到湿地公园的滨江步道一直是市民健身散步的场所,不过昨天记者沿路探查,发现这条通道也已经不能走了,不少路段拉起了警戒线,滨江绿博园一段已经全部没入水中。

  探访辟谣:江心洲并未淹水!

  防洪安全区竣工后,抗洪能力更强

  长江水位不断上涨,也引起部分居民的担心,往年大水中最易受灾的南京江心洲如何了?昨天网上也流传“江心洲被淹,江心洲居民紧急撤离”的照片。记者昨天下午现场探访了江心洲,发现这里水位目前仍处于安全高度,居民生活也完全正常。

  记者乘地铁十号线到达江心洲站后,发现地铁站附近以及道路秩序正常,均没有积水发生,已经建成和入住的几个小区也并没有发生被淹的现象,市民出入并无不便。在江心洲的江堤上记者看到,靠近长江的一些绿化带,亲水平台如今已经全部淹没,但是江面距离堤岸仍有一定距离,越靠近江堤顶端的坡度越是缓,给上涨的空间留足余地。

  一位住在岸边的居民告诉记者,他对堤坝有信心,丝毫不担心家里被淹。“这几年堤坝都在施工,相比以前堤坝更牢固了。

  记者从江心洲街道城管科获悉,昨天江心洲防汛总体情况平稳,在洲南头一处湿地公园出现江水灌涌现象,威胁千余亩湿地,经过抢修,灌涌已经被堵住。江心洲已经进入Ⅰ级应急响应,人员24小时在坝上巡查,目前主坝安然无恙。“很多人觉得江心洲在江中比较危险,其实江心洲的主坝比下关那边的都高,安全是比较可靠的。

  另外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南京市就经水利部门批准,在江心洲中部居住最密集5平方公里内,建立防洪安全区,总投资6.5亿元,加固江堤长度22.5公里,到2015年底,该项工程已全部竣工。 (刘浏  蒋坤 杨静)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