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年底前试点“诊间结算” 最快明年全面推广

23.10.2014  12:51

龙虎网讯 到医院看病,不少人最头疼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排队,经常是排队时间远超过就诊时间,看一次病花掉半天、甚至一天的情况并不少见。不过,以后可能就不需要如此“麻烦”了。昨天,记者从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与南京日报新媒体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南京“智慧医疗·智汇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南京将试点诊间结算,患者看完病在医生诊室里就可以完成缴费。第一家试点医院是南医大二附院,最快明年可以在南京地区医院全面推广。

□金陵晚报记者 李花

如何实施“诊间结算”?

在医院诊室里就可完成缴费

看完病后,医生在诊室内把市民卡放在多功能读卡器上刷一下,输入密码,不到一分钟,就把所有费用结算好了,随后你就可以到下一个诊疗步骤,或去检查或去拿药,省掉了多次去窗口排队缴费的程序。今年年内,这一幕就会在南医大二附院出现。

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平介绍,现在的市民卡(医保卡)其实是“三合一”的,它有医保卡、小额支付、银行卡这3个功能。“一卡通”主要是在小额支付里做工作,我们经常用这个卡去刷公交、地铁,用的都是小额支付这个功能,小额支付又称电子钱包,实现“一卡通”,电子钱包在全市的各家医院也同时可以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今后市民到医院看病,只要在市民卡内充上足够的费用,就可以在医院实现看病“一卡通”。目前,这项工作牵涉的部门非常多,首先是人社部门提供接口,每个诊室都要有接口,这样医院改造非常巨大,投入资金也非常巨大,每个医生那儿都要能读社保卡、银行卡还要能读市民卡,所以需要开发一个多卡合一的产品,医院一次的投入就要上千万资金。

据悉,南京已确定,今年年底在南医大二附院首次试点,最快明年向全市推广。到时候,市民提前存到市民卡里的费用,到全市任何一家医院都可以无障碍支付。

诊间结算”会节约多长时间?

高峰时段至少可节省半小时

昨天,记者在某三甲医院采访,市民周女士感慨,看一次病,至少反复排队四次。挂号要排队、就诊要排、缴费要排、拿药还得排。为了减少病人来回缴费的次数,南京计划实施“诊间结算”,也就是病人在拿到医生开出的药单、检查单之后,不需要再去专门的收费窗口付费,而是在医生诊室里结算费用。这样,病人就可以直接去检查科室做检查,去药房拿药,省去了一次次排队付费这一环节。

据介绍,市民卡智慧医疗诊间结算是通过技术手段,把市民卡的结算端口开到了医生的电脑上。市民卡上有两个账户:医保卡账户和市民卡账户,市民开通智慧医疗结算功能后,病人的市民卡账户上只要有足够的钱,医生在开药、开化验单、开检查单的时候,钱就已经付掉了,该走医保的走医保账户,该自付的通过市民卡账户支付,不用一次又一次到窗口排队了。

究竟可以节省多长时间呢?专家表示,这个要看哪个医院哪个时段。如果上午9点左右,在门诊量超大的医院,在高峰的时候,排个队需要15分钟左右,如果缴两次费(检查费和药费),那么就可以节省半小时。如果是非高峰时段,估计可节省个10分钟左右,不过可以免除跑来跑去的麻烦。

会不会让就诊等待时间变长?

一般不会,大专家有助手

每个人看完病都需要在诊室里完成缴费,那么就会浪费医生的时间,会不会因此增加就诊等待时间?

对此,有关人士认为,这个应该不会有太多的矛盾,一般来说,那种特别抢手、病人特别多的专家都会配助手,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助手来解决的。对于病人不太多的医生来说,也不是问题。

在南京各大医院看病,就诊卡(市民卡)是通用的,也就是说,通过一张南京市民卡,你就可以在全市各大医院挂号就诊,据了解,南京已有4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卫生专网,开通使用市民卡医疗功能的医疗机构140多家,有430多万张市民卡在联网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全市约20多家医院共投入使用自助医疗服务终端480多台,实现了自助发卡、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自助打印医检报告等多项功能;14家医院超过700万份医检结果方便市民通过12320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