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6年中招政策出炉 非名校生考四大名校机会大增

03.03.2016  11:06

  《南京市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昨天出台。据悉,今年南京中招政策总体上继续保持稳定,但普通高中招生范围有调整。从2016年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等4所市属普通高中的指标生,将按一定比例面向全市所有初中校分配。从2017年起,所有在第一批次招生的普通高中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从2018年起,所有普通高中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南京市招生办常年开通招生考试服务热线52310667,接受政策咨询。读者还可以搜索关注扬子晚报教育官方微信——招考部落,鲤鱼姐姐将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通讯员 施昭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璟

   A

   普通高中招生范围有调整

   市属四所名校的指标生面向全市所有初中

  【政策】从2016年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等4所市属普通高中的指标生,将按一定比例面向全市所有初中校分配。从2017年起,所有在第一批次招生的普通高中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从2018年起,所有普通高中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

  【解析】南京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为推进全市域教育一体化发展,近年将逐步扩大全市普通高中的招生范围,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中的限制。市教 育局将根据全市初中校生源分布情况,兼顾现有普通高中的招生管理格局、市属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以及往年指标生的分配办法,科学合理地分配指标,确保每所初 中校都有市属普通高中的指标生计划,实现全市域覆盖。2016年起,市属四所普通高中的指标生将面向全市所有初中校分配,改变了往年对“原五县”指标生只 分配到区的做法。

  不仅如此,从2017年起,所有在第一批次招生的普通高中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南京一位资深教育专家表示, 2015年首次试行城乡部分热点高中在一定范围内打通招生,但呈现出的生源流动现象很小。对此,这位专家分析表示:随着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和师资水平的不 断提高,城乡教育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各区都有发展水平相近的高中,大部分家长和考生能理性选择升学志愿。“选择最合适的学校远比盲目攀比名校更加理性科 学,也合理降低了教育成本。

   B

   去年起取消公办高中择校

   民办高中“扩招”最高不超过计划20%,不收择校费

  【政策】依据国家和江苏省的要求,南京市已于2015年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因此,只有在出现尾数同分的情况下,方可相 应增加招生计划。民办普通高中按公布的计划招生,如需调整,增加人数不超过公布计划数的20%,在相关批次内由学校自主录取,并不得收取择校费。

  【解析】在投档控制线上生源不足的学校,征求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志愿后仍未完成计划的,原则上可在10分内降分投档。有特殊原因需予调整的,须 报市招委会批准。今年在宁招生的高中阶段学校仍全部采取远程网上录取,在本校登录指定网站完成领档、阅档、退档工作,只需到市招生办办理审批和打印录取通 知书等手续。凡按成绩和志愿投档、符合学校录取条件的考生均不得要求退档。

  不过采访中,还是有一些家长对扩招政策相当关心,希望孩子选择学校时能有所保障。“从去年开始,南京公办高中就取消了扩招,也就是说上公办只能 凭分数。”南京一位四星级高中校长告诉记者,不过,民办还是有一定的扩招名额。“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要大一些,不过这并不是说民办校可以随意扩招,扩招 最高不得超过计划的20%,并且要在相关批次录取。

   C

   仍采用“知分填志愿”,但不实行平行志愿

   首次引入高考动态口令卡加密方式

  【政策】据了解,今年南京中招方案比较稳定,仍沿用去年实行的发布考生中考成绩后填报升学志愿的方式,但并不实行平行志愿。这种录取方式便于考 生和家长根据总分位次做出理性的选择。不过,为了增强考生填报志愿的独立性和公平性,保护学生隐私,今年南京中招将首次采用江苏高考近两年填报志愿的加密 方式,使用动态口令卡,确保考生志愿信息安全保密。

  【解析】考生于7月1日、2日两天,在监护人的指导参与下,通过中招志愿填报系统网上填报升学志愿。不过为确保考生和监护人按时、安全地填报升 学志愿,2016年将采用江苏高考近两年填报志愿的加密方式,使用动态口令卡。在初中校布置填报升学志愿的家长会上,向考生监护人发放动态口令卡,卡的正 面印有考生姓名、建档号和登录口令,卡的反面是《告中考考生和家长书》,说明填报志愿操作办法和确认规则,明确考生和监护人的义务及权利,请监护人签收。 每张动态口令卡上都印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与考生对应绑定,使用前覆盖有可刮开的涂层。在网上模拟和正式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和监护人每次登录系统时,在屏 幕上除了输入自己设置的密码外,还必须输入动态口令,验证通过后方可登录,提交的信息方可保存。

  考生和监护人可在家庭或学校任一链接互联网的电脑上填报志愿。在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志愿处于加密状态,初中校和招生部门只能监控志愿填报进度, 看不到志愿具体内容。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截止,修改权限立即关闭,最后生成的信息即为确定志愿,任何人不得更改,也不再组织初中校打印出志愿表、全体考生和 监护人到校签字确认。“这种方式确保了家长可以全程指导和参与孩子填报志愿,而孩子也不会受到志愿填报上的其他干扰。”南京一位初三家长表示,自己最担心 的就是填报志愿的最后关口有人会扎堆修改,这种新方式使用后,一旦填报时间截止、网上修改权限关闭后,全市所有考生的志愿就确定并无法修改。

  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招生过程中高中的招生纪律要加强,对违规招生要严办,否则扎堆落榜现象很难规避。“学校要站在家长和考生的利益上着 想,不要为了分数线乱承诺。高中学校不得签约,也不能口头承诺,而是要把招生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精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