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百花齐放

24.02.2017  22:05
        潺潺流水恢复往昔的清澈,稍作修整的青砖祖屋还保留着过去的模样,新增设的休闲广场已成为村民新的聚会场所……2016年,南京市江宁区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四变”工程,基本建成西部43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全区美丽乡村覆盖率达47﹪。如今,田园风光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内涵丰富的江宁美丽乡村不仅是村民安居乐业的故土,也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清水河里流,污水管中“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许多农户家中的厨房、卫浴设施已与城市无异,但因此产生的生活污水却给整个村庄的环境保护带来“不便”。笔者从南京市江宁区住建局了解到,在实施村庄整治中,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便是实现污水收集及处理。
        临近中午,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塘东村的河塘边十分热闹,几位村妇正蹲在塘边唠嗑、洗菜。“去年村里搞整治,家里的污水直接下管道,塘里的水变干净了,我们又能来河边洗菜了。”村民甘秀梅乐呵呵地说道。据了解,自村庄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塘东村充分考虑村民生活需要,将村内河塘建设成了生态水岸,并同步建设了污水收集管网和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既保留了村庄原貌,又在源头上杜绝了水污染,使村里的水体恢复了昔日的清澈。
        拆旧建新,文化活动有了新阵地
        夜幕降临,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湖熟街道邓府村,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有说有笑地走向村中广场,踩着动感的节奏舞动身体。问起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村民赵玉梅抢先说道:“我们以前没有专门的地方跳广场舞,特别麻烦。村里整治后,建了新的活动广场,装了照明灯,晚上出来活动方便多了。
        与赵玉梅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淳化街道西岗村的村民。结合村庄整治,西岗村拆除了猪圈和矮房,扩建了停车场,并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和篮球场,破旧废弃的荒地变成了村民文化活动的新阵地。
        “美丽事业”惠及更多村民
        坚持彰显乡土气息、保持自然生态的原则,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浪潮中,江宁人不仅差异化实施外部环境的打造升级,还注重历史文化的保留传承。整治中,如明朝神道石刻、清代祠堂等许许多多的“老物件”、老建筑被保护性地留存下来,成为本地历史文化及乡愁的重要承载,也成为今后打造旅游特色村的一个亮点。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147个示范村、重点整治村和287个一般整治村整治。村庄整治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通过发展旅游业、观光农业等增加了村民收入。”南京市江宁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计划实施34个示范村、40个重点整治村和104个一般整治村建设,涉及湖熟、禄口等中、东部地区的街道。未来,江宁的“美丽事业”将惠及更多村民。
作者:王承杰 笪苗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