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农业政策好种粮有赚头

18.02.2016  13:17
        正月里是农闲时节,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的种粮大户杨长根却一点也不闲,这几天,他正与包工头商量建设农机库和联系厂家采购育秧机的事宜,准备今年再大干一场。
        高速插秧机、东方红拖拉机、水稻育秧流水线、烘干机……杨长根的家俨然一个大型农机展示厅,笔者粗略数了一下,光是大型机械设备就有20多件,“每次望着这些‘宝贝’,我对包田种粮就更有信心!”杨长根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顾着这些“铁牛”,每一台机器都被他擦拭得干净锃亮。
        杨长根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和平社区农民,早年他靠给别人收割水稻小麦维持生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这些种粮大户都是外地人,靠种田发了家致了富。嗅到商机的杨长根小试牛刀,当年便试种了30多亩田,没想到丰产丰收,挣了一点钱。尝到甜头的杨长根第二年便流转承包了200多亩农田,种植水稻和小麦。土地有了,种植方法也很重要。为了种好地,农业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他一场不落,参加会计培训班,运用企业管理知识管理农田,还买了农业保险。就这样一步步摸爬滚打,杨长根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种田的行家里手。种地挣钱,杨长根有“高招”。农田灌溉,一般农民等到田地需水的时候才浇水,这是“保命水”;他计算时间,适时浇水,叫“丰产水”。病虫害防治,杨长根讲究“精准”,及时到位,不让农田遭病害,也不留下潜在威胁。靠着这些秘诀,杨长根的种植规模以每年200亩的速度递增,2015年,杨长根扩大种植规模到1200亩,同时成立南京信萍农机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抱团发展,优化种植结构。“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立足本地,服务好社员,逐步增加机具数量,辐射周边农户,把我们的合作社做大做强。
        杨长根自己算了下去年的种粮账:1200亩土地,水稻和小麦套种,除去农药、化肥、种子和地租、人工等成本,去年获利20多万元。“虽然农资、人工和地租成本都在上涨,但中央农业政策好,农户种粮还是有赚头的,一亩纯收入200元。
        谈到未来,杨长根信心十足,指着村东头的一块空地,他向笔者介绍着自己的“五年规划”:“今年打算再流转200多亩土地,明年力争实现全程机械化,带动更多农户改变种植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作者:戴晶若 朱晓东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