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三产兴农”力促“绿色崛起”

18.05.2015  13:06
        今年以来,南京市江宁区在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循环农业的同时,坚持“以工促农、三产兴农”,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步伐,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一产”、“一二互融”、“农旅结合”的现代农业“绿色崛起”之路。
        “特色种植”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础。草莓种在钢架上,不用弯腰站着就能采摘;“迷你”西瓜身材像圣女果,既有黄瓜的清脆,又有西瓜的甘甜;巨大的美国彩色泡椒,端上普通市民的餐桌……如今,漫步于南京市江宁广大农村,各种“新、奇、特、趣”的农产品应有尽有,如同走进了农业大观园。
        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特种蔬菜、特色农产品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并进行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有效避免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使产业步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特色种植”的快速发展也激发了南京江宁农业科技的原创实力,全区共引进推广蔬菜、瓜果等名特优新品种160多个。“科技因子”的注入也进一步提升了江宁农产品的知名度,品牌效应逐步突显。目前全区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08个、绿色食品67个、有机食品20个,全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61.9万亩。
        南京江宁高效特色农业不仅有精致的“盆景”,更有农业的“满园春色”。全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快速,今年还将新增高效农业2万亩、设施农业1万亩,“一区带六园”的农业新构局正在加速形成。
        “一二互融”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势产业,仅仅依靠自身的积累来发展现代农业难度较大。为此,南京市江宁区积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将投资方向转向农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共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8家,形成“取利于工、以工促农”的农业发展新路。
        围绕粮油、蔬菜、瓜果、奶牛、养殖、苗木、茶叶、旅游等特色主导产业,南京市江宁区大力培育和引进加工型、市场型、服务型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以旺旺食品公司、白象食品公司等为龙头的粮油食品加工集群;以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江苏润恒物流公司等为龙头的农产品流通集群;以南京奶业集团公司、南京川田乳品公司等为龙头的乳制品加工集群;以南京桂花鸭(集团)公司、南京新润食品集团公司等为龙头的畜禽产品加工集群;以江苏顺艺丝绸公司、南京新一棉纺织印染公司等为龙头的纺织品加工集群。全区农业龙头企业竞相发展,形成同行业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江宁板块”。目前,全区已有51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或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有3家企业产品获得中国名牌、8家企业获得省级名牌、12家企业获得市级名牌称号,4家企业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助推器。这些企业积极与当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基地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本地农户5.3万户,解决农民就业达1.87万人。
        “农旅结合”促进现代农业提速发展。“坐在车上,伸出手去就能采摘到新鲜的蔬菜、水果。”一位游客这样形容江宁西部生态旅游道路。蜿蜒的道路边,满山的茶叶散发出淡淡清香;路的另一边,是错落有致的村庄房屋,优越的生态禀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这条路不仅成为带动当地农业快速发展的致富路,更将成为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的旅游通道。
        据介绍,南京市江宁区积极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以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旅结合、接二连三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放大生态经济富民效应,逐步形成花海观景、鲜果采摘、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旅游模式。如今,江宁农业已从“粮仓”、“菜园”变成了“观赏园”、“后花园”。
        刚刚上线的江宁区横溪街道绿桥合作社“南京苏田土特产”淘宝网店连续补货还不够卖,工作人员王超笑着说:“搭上了网络顺风车,土特产也能飞起来。”如今,随着国家倡导农产品“触网”,江宁许多农民“创客”开始网上“淘金”,谋划开网店,上网销售农产品。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宁农民开网店尚在起步阶段,他们将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开拓市场,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开展营销,力争今年网上营销额突破5000万元。
作者:鞠俊美 俞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