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房管局:今年房市史上最好

29.12.2015  12:47

  用“高歌猛进、供需两旺”概括2015年的南京房地产,并不为过。记者从28日举行的市全委会获悉,截至11月底,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1345.38亿元,同比增长27.9%;商品房住宅上市98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600万平方米的上市目标。商品房销售10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8%,二手房成交面积也达7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交易量的活跃推动了土地市场的火爆,“地王”频现,更充实了财政的“钱袋子”,预计房地产对今年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率达35%、1/3强。

  当绝大多数城市为房地产市场冷淡烦恼,想方设法去库存时,以南京为代表的少数二线城市,多数楼盘却是开一个、光一个。是房市过热,还是真实需求?这成为住建系统委员们讨论的话题。

  “今年是南京历史上房地产市场最好的一年。我们测算,全年商品房、二手房的交易量要突破2000万平方米,总共卖了超过20万套房子!”市房管局局长郭宏定分析,南京商品房交易火爆,原因一是宏观政策较为宽松,尤其是限购、限贷政策放宽后,被压抑的消费得到释放,从建设到交易,改善类商品房势头很猛;二是市场上货币量放大,流动性充裕,助推了房地产市场。尤其当股票市场不景气,“跷跷板效应”使投资者的资金纷纷涌向房市,希冀既能保值投资,又可改善居住。

  但宏观市场的环境,对所有城市都是“公平的”,房市的反应却是两重天,南京等个别城市供求两旺,多数城市不温不火,一些城市为刺激楼市,还出台了奖补政策?“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其区位、资源和配套多重利好叠加,有其他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市规划局局长叶斌分析,南京山水城林,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无论是河西、江北还是仙林,山水条件都很优越,加之“十二五”多条地铁线通车、城市内外环串联、以及迎青奥城市环境大扫除,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此外,南京几十所大学、这么多大医院形成的先天条件、良好配套和人文环境,最终也都体现在房价上。

  “我们还要注意到一点,就是南京的房子,好多不是本地居民买的,这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的红火,”一位市领导提醒说,建邺区的一些小区,外来住户占到60%—70%,有些外地居民孩子刚上小学,就买房到河西了,由于户口还没迁过来,要求南京赶紧办理医保异地支付。南京的集聚力、辐射力不仅体现在本地房市上,还惠及周边小城市,像句容靠近汤山、仙林的片区,以及马鞍山、滁州等地,虽然房价还比南京差一截,但到南京很近,受南京影响,房市也比较好。宁安城际通车后,马鞍山到南京就20来分钟,滁州要建的轻轨,主动对接规划中的江北新区南京北站。

  “所以房地产调控要分类施策,该去库存要去库存,该拉动(经济)还得拉动”,郭宏定认为,房地产对经济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如果市场本身很景气、很健康,不要强行打压;如果市场温吞得很、库存多,则要想办法去库存。对南京来说,商品房总体上库存量不大,但高淳、溧水等远郊区也有库存压力,全市写字楼、商铺等非住宅类商品房库存较多,这是南京要解决的问题。

  但市场火爆带来的房价上涨,引起了职能部门的关注。初步统计,今年1-10月份南京房价同比增长4%多,虽然低于GDP、人均收入增幅,但由于房价基数大、总价高,给购房者带来很大压力。对此南京在明年的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普通住房土地供应,促进房地产用地供需基本平衡,同时利用好现有四大保障房片区存量公租房,扩大公租房供应范围,并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

  “房地产既是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火车头,又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对南京这样的大城市,我们的基调是引导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这个目标一直未变,”市房管部门负责人说。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