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局采取措施推进监管执法工作

03.03.2015  19:06


  南京市工商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创新监管思维,理顺监管机制,强化监管举措,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创新监管理念,构建协同共治新机制。强化企业“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强化信息公示、推动信息共享、形成信用约束,努力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强化内外“联动监管”,对外加强部门间联动协同,认真做好《行政许可事项指南》的编印和发放工作,扎实开展好登记信息推送、证照联动监管、无照查处联合执法等工作,对内健全登记与监管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改条线式各自为战为系统化集成作战,关联工作协同推进,形成组合拳,打好整体战;强化社会“协同监管”,积极推进社会共治,促进企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促进行业自律。
  二是理顺监管机制,探索分级执法新模式。以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为目标,科学厘清监管职责,推进执法统一。统一区级执法事权,科学划分市区两级工作事权,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力求市区两级市场监管权责清晰、分工合理、衔接有序、配合有力。统一区级执法标准,及时梳理执法依据,明确职能权限,规范执法裁量权标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统一区级执法督导,建立健全跨区执法统一协调指挥机制,完善事项交办、工作督查、案件督办、执法监督、绩效考评、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加快推进工作流程再造,实现从全面领导向业务指导的角色转变。统一区级执法要求,落实综合执法,推动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从“物理组合”走向“化学融合”,实现全过程监管、一体化执法。
  三是突出监管重点,提升市场整治新成效。以电信服务、公共交通运输、水电气供应等为重点,着力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以医药购销、工程建设、教育服务等领域为重点,着力整治商业贿赂行为;以农资、建材、汽配、家具等商品为重点,着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仿冒行为;以鼓励创新、打击侵权、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着力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力度。深化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建设,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力度,继续开展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和有关服务领域执法行动,开展农村商品质量和儿童用品质量专项整治。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全力推进网络市场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2015年红盾网剑专项行动。
  四是规范监管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新水平。着力加强法治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在机关业务处室设立兼职法制员,自觉接受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切实保障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严格落实案件核审法制意见书制度、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提高案件核审质量;严格落实复议调解、和解和调查听证制度,发挥复议普法和教育培训功能,积极钝化社会矛盾;实施复议建议书制度,强化对各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复议指导。加强工商法制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法制工作正规化、专业化水平。继续以“法律大讲堂”等形式,加大普法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