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实现省骨干河道“蓝线”划定全覆盖

10.04.2015  16:02

     
        日前,南京市在2012-2013年完成26条骨干河道蓝线划定的基础上,完成了剩余19条骨干河道总计318公里河道蓝线划定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省骨干河道蓝线划定全覆盖。南京市列入省级骨干河道名单的河道共有45条,总长共1000多公里,包括流域性河道4条(长江、滁河、秦淮河和水阳江),区域性骨干河道12条、重要跨县河道14条、县域重要河道15条。
        南京市所划定的河道蓝线包括河道上口线与保护控制线。河道蓝线主要作用是从规划上对河道的保护,保证水利工程发挥效益,正常运行,确保防汛安全。
        为做好蓝线划定工作,南京市水利局狠抓项目进度与质量:一是明确任务责任。将河道蓝线规划任务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区水利(务)局,列入年度工作责任状,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时间节点。二是梳理基本情况。针对纳入规划范围的河道,收集包括河道水文气象、防洪排涝、工程管理保护、沿岸土地开发利用等基础资料,分析存在问题,进行现场踏勘调查。三是明确河道蓝线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河道基本情况调查及分析、规划方案制订、河道规模论证、蓝线规划图绘制等。四是严格项目程序,为提高河道蓝线规划质量,严格项目管理,45条河道蓝线规划全部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承担单位,并要求各区水利(务)局与承担单位签订合同,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时间节点,确保蓝线规划任务按时完成。五是通过与市、区规划部门对接,对河道蓝线进行逐段梳理,将蓝线成果修引入市域范围内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保证规划成果可操作性。蓝线划定后,确定了河道的保护控制范围,规范了沿河的开发建设活动。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河道蓝线管理工作,南京市水利部门结合58公里长江滨江风光带建设,在长江南京段及秦淮新河、外秦淮河埋设了蓝线桩,按照已划定的河道蓝线布设,并符合国家界址桩布设有关要求,基本每隔百米设置蓝线桩一个,遇堤防曲折段适当加密,目前共铺设蓝线桩330公里。
        随着骨干河道蓝线划定和蓝线桩埋设工作的完成,更需要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适合城市化进程的河道蓝线管理办法来规范和利用河道。南京市水利局积极开展编制《南京市河道蓝线管理办法》,并征求市规划局意见,以面对面谈论形式确定蓝线监督管理部门,确定河道蓝线划定原则,明确河道保护控制线及建筑退让距离应参照河道管理范围等进行确定。并从法规上进一步明确了蓝线控制范围内项目建设及活动的审批、禁止事项。(供稿:南京市水利局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