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观灯人数创新高 接待游客193万人次

25.02.2015  19:26

  昨天,记者从秦淮区假日旅游指挥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春节长假期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接待游客193万人次,同比增长4.3%,再创春节黄金周观灯人数历史新高;预计实现旅游商贸总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初一至初六实现景点经营收入619.1万元,同比增长16.7%。

  在南京人的记忆中,夫子庙小吃不仅是儿时幸福的味道,更是南京一张温情的文化名片。春节期间,到夫子庙来吃小吃的游人很多。“小吃的学问其实大得很。”秦淮小吃城里的一名厨师介绍说,比如夫子庙小吃中看似简单的麻油烫干丝,正宗的做法要将干丝放入高汤中熬制6个小时以上,而店家如果只熬一两个小时,必然会影响成品口味。

  秦淮小吃到底怎么才能更好吃?昨天,记者在夫子庙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除了口感、价格、服务之外,市民们不约而同都提到一个词儿:“味儿”。“这个味儿恐怕不止是口味,还得多加点文化的韵味儿,秦淮小吃才能真的吃出味道来。

  对秦淮小吃怎么才更有“”,家住湖西街安如村的汪奇感触甚深。他表示,从小每个星期天,家人都要带他到“奇芳阁”、“魁光阁”这些老字号吃牛肉锅贴、酥烧饼、千层糕等,在文德桥北端是义顺茶社,喝茶听说书有滋有味。“总之,夫子庙叫南京人总有一份挂怀,有时不去转转好像失落点什么。这就是夫子庙有的‘味’。”汪奇认为,“”就是一种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传统。过去茶馆的八仙桌,长条木凳,堂倌一把大铜水壶,离桌边还好远,就能给客人桌上的盖杯中注添开水,现在也根本见不到堂倌一只膀子能捧几盒锅贴“噔噔噔”地端上楼。“现在大部分小吃店自己动手自己端,又怎么能感到老味呢?这‘味’里含有浓厚的人情味,亲切味。”他说,人们吃秦淮小吃就是品“老味”来的,所以要研究多找老“”是什么,能恢复的就恢复,还人们一个“老味”的环境。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