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校场机场正式关闭 周边高层房源"解禁"

01.08.2015  11:06
跑道上飞机起降留下的痕迹 现代快报

  作为民国时期的第一机场,南京大校场机场已有86岁高龄。从2003年启动机场迁建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后,历经12载,最近,大校场机场的搬迁终于提上日程,并且提速。昨天,南京官方有消息称,位于六合的空军南京新机场已建成投运,大校场机场于7月30日凌晨正式关闭。

  现代快报记者前往探访,发现机场已经搬空,2662米的机场主跑道上,留下了一道道飞机起飞降落的痕迹,“美龄楼”等民国建筑藏身机场,见证着它86年的历史,也承载着南京人很多的回忆。

  再见了,南京大校场机场。

  镜头

  1

  跑道上的痕迹,见证机场86年的历史

  从大校场路一直进去,就能看到大校场机场“飞机造型”的大门,威严庄重。和以往有人站岗不同,昨天,岗亭内已没人,不过还有一些机场的工作人员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进入大门,是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直通内部,道路两侧有办公楼,营房等,已经搬空。沿着主干道向右拐,这条路直通飞机场。开车行驶一段,突然豁然开朗,飞机场已在眼前。沿着宽阔的副跑道一路向西,右侧可以看到油库、清洗飞机的设备和加油设施。

  由副跑道进入主跑道,长达2662米的主跑道不断向东延伸,似乎望不到尽头。从主跑道西侧向东望去,中间一段黑色的道路尤为醒目,漆黑一片,就像被沥青刚刚漆过的马路,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不是什么沥青,而是长年累月飞机的轮胎起飞降落时留下的痕迹,见证着机场86年的历史。

  站在主跑道上向旁边看,以往停满飞机的场地现在已空空荡荡,只留下黄色的跑道灯,以及副跑道和主跑道之间一块两三百米宽的大草坪。

  ●规划:

  原机场跑道保留,打造“南京文化客厅

  在南京市政府已经批复的《南京大校机场地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最有创意的设计,就是保留2662米长、宽60-64米的机场主跑道。而机场副跑道变身主干道机场路。

  主跑道和副跑道之间有200-300米宽的空间,将建成绿色开敞空间的公共设施带。这条公共设施带将是整个区域文化休闲的核心带,未来可能会布置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公共设施,而且以低层的建筑为主。

  而机场主跑道将成为公共设施前的开敞空间,打造成机场跑道公园。跑道和公共设施带将形成南京的文化客厅。

  未来,文化客厅还与七桥瓮湿地公园相连通,市民可以通过它们中间的慢行通道来往自如。

  镜头

  2

  时隔6年,大校场“美龄楼”再露真容

  大校场机场搬迁后,原本看不到的一批民国建筑也露了脸。现代快报曾在2009年报道过大校场美龄楼的状况,6年过去了,美龄楼还在吗?从机场的大门口,沿右侧的道路向前走,左拐后,就可以看到藏身于此的“美龄楼”。这是一个小院,门口挂着“美龄楼”的牌子,2014年6月27日,这里还被秦淮区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挂牌“红山机场别墅”。据悉,在民国时期这里是宋美龄的专用候机室。

  走入小院,一幢二层小楼,外立面是青灰小砖,部分地方是淡黄色的涂料,颇有几分民国建筑的风格。不过窗户早已改成了现代化的式样。

  大门旁站着两个石狮子,整个门厅呈圆柱形。走入其中,这栋小楼两层格局大致相似,一楼有三个房间,两个盥洗室,二楼有四个房间。目前该楼还在装修中,楼内装饰也颇有民国风,美式的吊灯、木质楼梯、壁炉。

  ●规划:

  “美龄楼”、油库、候机厅等都会保留

  大校场机场内的历史遗存不止“美龄楼”,还有油库、候机厅等,这些老的机场元素都会保留下来。未来会功能置换成公共设施,比如作为博物馆、文化展示馆等。让大家可以寻找到历史的脉络。

  楼市影响

  限高取消,周边楼盘大批房源“解禁

  在搬迁之后,周边楼盘的高层房源都将“解禁”,开发商纷纷表示正在抓紧办理手续,预计8月份就能迎来一波上市潮。

  距离机场最近的复地宴南都和保利堂悦,是受到机场限高最严的楼盘。此前开盘时,分别只能卖到6楼和9楼。“我们正在为9楼以上部分办理规划许可证,等规划许可证办到了,就可以到房产局办理预售许可证,然后就能上市销售。”保利地产江苏区域营销经理许昌芸说,有十几个亿的货量“解禁”,预计8月底就能上市销售。复地方面同样称,“解禁”的房源货值大约有15个亿,之前4幢楼的1-6楼已经全部卖光,很多客户都在等高楼层开售。

  南京南站的证大喜玛拉雅、万科九都荟、万科尚都荟、绿地之窗同样受到机场限高制约,据了解这些楼盘的开发商也正在积极办理规划许可证之中。证大地产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解禁”将释放大约4万平方米的房源,包括精装公寓、SOHO办公和甲级办公。

  同时,机场的搬迁也给即将上市拍卖的土地,带来了价值重估。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即将于8月份拍卖的G22南京南站站东片区34、39、40号地块、G23江宁区东山街道杨家圩一期地块、G29南京南站南广场站西片区34-35号地块、G32江宁区东山街道万安西路以南、上高路以西地块,在规划要点中都有机场限高的设置。而由于机场的搬迁,这4幅地块在拍卖之时,将不再受到限高制约。

  有业内人士表示,复地宴南都和保利堂悦这两个楼盘所在土地,当初拍卖时其他开发商都对机场何时搬迁心里没谱,所以都没敢去拿地,被复地和保利低价“捡漏”,但事实上这两个开发商虽然拿地便宜,也被机场限高拖累了一年多时间,利润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周边最高建筑将达200~400米

  昨天,快报记者看到,大校场机场非常空旷,因为之前机场净空区限高,建筑都比较低矮。搬迁后,意味着这一区域将没有净空区限高要求,建筑可以长高了。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七桥瓮湿地公园和机场跑道的交接处,发展商贸商务,建筑高度规划设计200-400米高。另外在地铁站口的建筑也会比较高。但建筑不会一味长高。在规划时,发现七桥瓮往大校场区域形成一条自然的通风廊道,这条廊道会保留,所以文化客厅内的建筑都是低层建筑。

  市民回忆

  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坐飞机,就在大校场

  今年70岁的王先生,上世纪80年代曾经多次在大校场机场坐过飞机,他人生第一次坐飞机也是在大校场机场。

  “大校场不大,候机厅不大,停机坪也不大。但是去机场很方便。”王先生说,从光华门到大校场机场开车过去就三五分钟。“我第一次坐飞机是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出差飞哈尔滨,中途停了济南、沈阳。

  “印象最深的是,飞机上发中华香烟、凤凰香烟,5支装的小包装,发两包,还发糖果、口香糖。中途经停城市的话,重新起飞后会重新发一次。还会发纪念品,有温度计、旅行包。我家里现在还留着一个航空纪念的温度计。

  1929年

  大校场机场最开始只有6架飞机。同年扩建,还设立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靶场。

  1934年

  大校场正式辟为军用飞机场。抗战前夕,大校场机场已经成为中国最高级别的航空总站。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从洛阳飞抵大校场机场。

  1937年

  日本空军空袭大校场机场,中国空军起飞迎战。在抗日战争中,许多中国空军飞机从这里起飞,与来犯的日军机搏杀。

  1949年

  当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大校场机场登上“美龄”号专机,飞离南京。同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1956年

  当年7月,南京民航搬迁到大校场,开始了军民合用阶段。

  1997年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建成启用后,南京民航搬到禄口机场,之后大校场机场扩建。

  2003年

  南京市政府开始研究大校场机场搬迁的可行性。

  2009年

  6月16日,大校场机场迁建工程正式启动。

  2015年

  7月30日,空军南京新机场南京马鞍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大校场机场正式关闭。(杨菲菲 马乐乐 李宇龙 赵丹丹)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