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人获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别贡献奖”

09.12.2014  19:45

  中新江苏网南京12月9日电 (记者 申冉)在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到来前夕,11人获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别贡献奖”,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倡议人赵龙和邹建平都在其列。

  11人分别为:原民建江苏省委主委赵龙、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南京市政协副主席邹建平、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佛教研究所研究员山内小夜子、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南京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孟国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主任谈臻、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陆束屏、民间研究日伪历史及收藏爱好者张广胜、美国纽约联合爱迪生电力煤气公司建设督察鲁照宁。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当日将11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江东门纪念馆)特别贡献”奖章颁发给上述11人。

  这是纪念馆特别贡献奖章的第五次颁发,截至目前共有34人获得这一荣誉,获奖者均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或纪念馆的工作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设立国家公祭日建议的邹建平表示,能够看到自己的建议终于成为现实,感到非常激动。同为倡议人的赵龙表示,能为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做一点事是应该的。

  日本友人山内小夜子在当天的颁奖仪式上说,希望江东门纪念馆未来能够把中国民众向往和平的愿望传递到世界各地。

  江东门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在颁奖仪式上表示,多年来,社会各界及一大批海外友人给予了很多的帮助。虽然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度,各自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对于77年前发生在南京的这段惨痛历史都有着共同的认识,利用他们特有的优势,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传播,出谋划策,添砖加瓦。纪念馆的发展壮大,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同时号召更多的人关心南京大屠杀历史和纪念馆的工作,纪念馆决定颁发“特别贡献奖”。(完)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