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份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对外公布

09.12.2014  17:38

  12月5日,南京市档案馆召开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专题新闻发布会。4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德生主持。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王菡介绍了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基本概况和公布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的相关情况,市档案馆档案管理处处长夏蓓介绍了“市民呈文”有关内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后,置人类道德和国际公法于不顾,在6周时间里,屠杀了30万以上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两万多起强奸妇女事件,焚毁了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筑。其屠城暴行成为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市档案馆自12月5日至12月24日,在南京市档案局网站和南京档案政务微博同步公布100份馆藏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原档影印件,并在档案馆第三展厅举办“馆藏南京大屠杀‘市民呈文’档案史料展”和“世纪情缘——约翰·拉贝与南京展”。

  “市民呈文”是市档案馆馆藏南京大屠杀档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量近千件,主要保存在民国时期南京特别市政府秘书处、督办南京市政公署、南京特别市社会局、南京特别市财政局、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南京市政府秘书处、南京市政府统计处、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南京市接收委员会和首都地方法院等机构全宗当中。

  此次公布的“市民呈文”形成于1938年2月至1946年1月,内容涉及市民据实陈述家人被杀、被奸、被抓失踪;土地、房产财物被占、被抢、被烧请求政府及相关机构给予救助、赔偿等。呈文详尽地记述了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市民真实的生活状况,是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反人类暴行的真实记录,是审判日军战犯的重要证据,是国际战争罪行调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市档案馆公布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档案,其目的就是缅怀惨遭日军屠杀的30万遇难同胞,以档案为证,用事实说话,让世人更多地了解这一惨绝人寰事件的真相。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12月8日 总第2695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