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雨中家祭 遇难者名单墙新增二十六人

11.12.2018  08:43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雨中家祭 遇难者名单墙新增二十六人 - 新华报业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雨中家祭 遇难者名单墙新增二十六人 - 新华报业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雨中家祭 遇难者名单墙新增二十六人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南京晨报小记者们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默哀。

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带领家人在“哭墙”前广场上举行家祭。

大学生为名单墙描新。

  1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路洪才以及新增遇难者遗属代表佘文彬家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家庭祭告活动。

  “家人名字,我一笔一画都记得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高台,口中念着亲人的名字,拿起毛笔蘸着黑色墨汁为墙上7位家人的姓名描新。夏淑琴一边描一边说:“我不认识字,但是家里人的名字,我一笔一画都记得。

  幸存者、死难者遗属、志愿者们依次描写名字。淡淡的墨汁掺着雨水,渗入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的黑色名字中。

  每年公祭前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会把一年来收集、核实的新增遇难者名单镌刻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今年,纪念馆将收集到的26位遇难者姓名刻在名单墙上,墙上的名字再度延长。

  用雕塑复活历史

  《家破人亡》《逃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雕塑广场上,那些群雕“无声的呐喊”始终可以给观众带来极大震撼。10日,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先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享他当年创作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雕塑群的心路历程。

  走过纪念馆《家破人亡》雕塑,呈现在眼前的就是《逃难》系列群雕。《逃难》系列将雕塑置于一条寓意逃难之路的水池中,塑造一组因血腥屠杀而逃离家园去求生的民众。雕像大小接近真人,有年迈的儿子搀扶着八旬老母逃难,有被污辱的少女站在井边决意以死洗刷耻辱……而最让吴为山动容的是一个婴儿趴在死去的母亲胸前吮吸乳汁的雕塑:“这些雕塑都有真实的原型,但这一组尤其让人心痛。它源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一家的悲惨遭遇。

  吴为山坦言,在创作上述群雕前,他曾查阅大量史料,走访常志强、夏淑琴等幸存者,从大量历史照片和人物故事中感受到81年前,在悲苦中人们的呐喊。

  12本新书在宁首发

  12月9日上午,“不忘历史共铸和平——2018年系列图书首发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5套12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及中日关系的书籍首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了由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推出的《和平之旅——东瀛友人口述史》《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无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藏品图集》等三本新书。

  “自2017年12月以来,纪念馆陆续从日本邀请友人来南京接受访谈,形成了一批影像资料。《和平之旅——东瀛友人口述史》一书选取了林伯耀、松冈环、秋本芳昭、铃木俊夫、大门高子、吉田裕、吉见义明、大东仁、平山良平、宫内阳子等10位嘉宾的口述内容,予以整理出版。”张建军介绍,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讲述各自与南京大屠杀历史和纪念馆的渊源,记录了30余载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中日民间交流的曲折发展。

  新书《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根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17年改陈布展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精选了200余幅历史照片、展陈场景照片和文物照片,配以二维码收听、收看相关音频、视频。《无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藏品图集》一书精选了纪念馆馆藏近70件(套)珍贵文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观众介绍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

  记者付岩岩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万程鹏摄

标签:

编辑: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