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保护条例》4月1日实施

04.02.2015  21:10

  《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经过一年时间的酝酿、讨论和修改,于2014年12月30日经南京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制定通过,2015年1月16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2015年1月27日《南京日报》全文刊发。自2015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共分五章、四十条,明确了南京城墙的定义、主管部门、保护范围、保护原则、保护和利用法律规定以及监督管理职责、要求等。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南京城墙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南京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条例规定,在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建(构)筑物的,其高度不得超过所在地区城墙高度。条例对建筑的高度进行了细化:其中,遗址、遗迹段不超过十二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外至一百米范围内不超过十八米。体量、风格、色调、密度应当符合城墙保护规划要求,与周边环境风貌相协调,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因公共利益确需突破上述高度控制标准的,应当进行景观视线影响分析,向社会公示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针对城墙周边已经存在的超标建筑,条例明确,城墙保护范围划定前已经存在的建(构)筑物,不得翻建、改建或者扩建;影响城墙保护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改造、拆除,对改造、拆除的建(构)筑物依法给予补偿。城墙保护范围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设影响城墙保护的建(构)筑物。违法建设的,由区人民政府组织清除,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违法建设人承担。建设控制地带内超过城墙高度的建(构)筑物翻建、改建或者扩建的,应当降低到规定高度。

  条例还明确规定,宫城遗址范围内及其城墙遗址外侧一百米范围内,不得新建建(构)筑物。其中,皇城城墙遗址上不得新建建(构)筑物,逐步拆除现存建(构)筑物,不能拆除的建(构)筑物及原城墙拐点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进行展示。外郭墙基(体)两侧各划定三十米至五十米的公共绿地,可以采用绿化景观标示城墙走向。

  在处罚措施方面,该条例规定,造成城墙损坏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城墙损毁、附属设施损坏或者破坏周边环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与城墙有关的文物,构成治安违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南京市文广新局)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