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每日仍有乘客"扒车门" 地铁再次提醒:不要强行上下车

21.07.2015  21:27

南京地铁总调中心

  中国江苏网7月21日讯(记者杨丽)今年是南京地铁运营的第十个年头,今年4月1日随着地铁3号线的开通,南京地铁预计占南京市公交出行总量30%以上,目前共运营6条线路、225公里的里程、121个车站、215万人均客运量。

  据南京地铁安全保卫部部长袁春强介绍,十年来,南京地铁运营安全持续稳定。目前,南京地铁成立了包括车辆设备、工务、供电、机自、票务、车辆维修、通号等专业共14支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达80多支,救援人员近2000人。为了加强地铁治安防范工作,地铁运营与地铁公安分局在全国同行内首创了警地联动机制,规范应急处置流程。今年2月1日起,南京地铁在新街口等23个重点车站75个安检点开展常态化的设备安检试点工作,进一步研究探索符合南京地铁客流状态并确保车站乘客安全疏散的常态化安检工作模式。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南京地铁站内也发生了几起突发事件,或因为乘客的误操作、或因为乘客的文明素质有待提升,给地铁安全添乱,下面对这些事件进行回顾、盘点。

   事件一:乘客误操作,按下紧急车门解锁装置

紧急制动装置

  事件回顾:5月27日上午8时40分左右,开往经天路方向的地铁二号线列车在云锦路站快要进站时,发生紧急制动,这并不是列车发生了故障,而是一名1岁左右的男童因高烧在车厢内惊厥抽搐,热心乘客忙中出错,拉动了“紧急解锁”装置。

  由于拉动“紧急解锁”装置,列车尚未完全进站,仍有车厢停留在隧道区间内,车门无法打开下客,列车司机在及时了解情况后启动列车二次进站。待列车完全进站车门开启后,执勤民警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配合家长将男童送上在站口等待的120救护车。由于好心乘客的误操作,反而延续了男童的治疗时间,也造成2号线所有列车延误2分钟。公安民警对这名误操作的好心乘客进行了批评教育。

  正确操作方式:袁春强提醒,一般列车行驶2-3分钟就能到达下一站。此种情况,乘客应该通过每节车厢连接通道间或者车门处的“紧急呼叫"装置通知司机,他能马上呼叫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马上通知到下一站的车站员工联系120,安排好急救人员,做好应急准备。此外,乘客也可以通过拨打地铁服务热线51899999,通过热线跟最近的车站取得联系,做好应急处置。而在发生火灾、爆炸等需要立即疏散乘客,或者因车门夹人危急人身安全的特殊情况下才需车厢内的“紧急解锁”装置,一般情况下乘客不要擅自操作,而应由地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事件二:“熊孩子”在地铁车厢玩灭火器

  事件回顾:今年3月份,地铁车辆内一名儿童,因为好奇,把座位底下的灭火器的锁栓打开,用手按压,导致灭火器喷发。

  “附近的乘客看到儿童在玩耍,然而不明事实的乘客,会以为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造成恐慌。”袁春强表示,深圳地铁曾经因为一名乘客在站台惊厥,导致了踩踏事故的发生。

  正确操作方式:每个车厢里都放置了2-3只灭火器,位置就在车厢端部的座椅下和车厢连接处,每个上面都有固定的锁栓和保险装置,上方均配有红色火警标识。“地铁的设施、设备,乘客不能随便动用。”袁春强表示,只有车厢内遇突发火情,保持镇定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灭火器。

   事件三:无人机坠至轨道间 地铁紧急停车

  事件回顾:6月4日上午,两名男子在南京地铁一号线药科大学站附近使用一架四旋翼飞行器航拍时,高速旋转的机翼撞击上高压线,导致飞行器坠落在轨道内。事发后,操作无人机的男子立即赶到车站报警。车站工作人员立即通知正在行驶中的列车紧急制动停车,驾驶员下车捡拾残骸,导致整趟线路晚点两分钟。

  根据《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两人的行为已经涉嫌影响地铁运营安全。地铁警方依法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罚。

  地铁提醒,勿在地铁高架沿线使用飞行器、放风筝等,避免飞行器坠落轨道、风筝缠绕接触网而造成列车停运等严重后果。

   事件四:乘客"扒车门"屡禁不止

  事件回顾:“为了赶车等原因,每天还是会有乘客阻碍车门的开关器。”袁春强告诉记者,车门、站台门因为有障碍物阻挡,连续的开关,到达一定的次数,就会发生故障,列车无法正常启动,就会影响整条线路的运行,造成旅客的晚点。

  袁春强强调,列车关门灯闪铃响时,请不要抢上抢下,更不能扒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