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救男童女子找到了,是名90后护师

05.08.2015  22:14

  新华报业网讯 8月4日下午,在南京地铁1号线新街口站,一名小男孩突然抽搐晕倒。危急时刻,一名女子挺身相救,之后不留姓名就离开了,而其左右手的大拇指都被咬出了血。不少网友在微博微信转发这位有爱女孩的善行义举同时,对相关急救措施提出了疑问。

  记者经过多方了解,终于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找到了这位女孩——手术室护师夏珊珊。

  随着夏珊珊救人义举在新媒体上的转播,越来越多网友开始关注到这件事情,但是不少网友的言论却引起了争论,也让夏珊珊感觉有些伤心,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争议会让网友如此较真?而真相又是什么呢?

   争议一:掐人中急救不科学?

  据网友介绍,救人者当时是采取掐人中的方式救醒孩子的。有网友对夏珊珊的急救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掐人中救人并不科学。对此,夏珊珊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抢救这名儿童时的确用了中医外治的急救方法,但不是掐人中,当时她是在检查这名孩子的口腔有无异物,因为如果口腔有异物可能诱发窒息的危险,可能有的网友没看清以为是在掐人中。

   争议二:癫痫患者发病不需要抢救,自己能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杨润华介绍说,一些症状比较轻的癫痫患者的确有自我恢复的能力,但是不代表没有救治的必要,比如应帮助患者侧向一侧而不是正面朝上躺着,防治口吐物误吸导致窒息风险或者预防咬伤舌头,等等。

  从目击者提供的线索来看,孩子发病的时候母亲非常惊慌,感觉很突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对于有癫痫患者的家庭来说,至少应当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癫痫发作救治处理方法。

  夏珊珊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虽然这个孩子当时的症状有些像癫痫,但是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必要的急救措施还是要有的,毕竟不知道孩子有无其他基础性疾病,外面天气这么热,地铁中人又多,是不是因为外界原因导致的都不一定,所以帮助孩子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咬舌或者异物卡住喉咙等都是必要的。

   争议三:即便防止窒息也不应用手指而应用其他硬物?

  有网友质疑救人者不应该直接用手去掰开发病者紧咬的牙齿,而应该找一个坚硬的物体比如皮带或者木片什么的更科学。对此,该院急诊科护士长金彩香介绍说,一般来说,遇到癫痫症患者发病时,为避免其抽搐咬伤舌头,得迅速让病人仰卧,不要垫枕头,把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牙刷柄)垫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病人自己咬伤舌头。随后松开衣领,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防止口水误入气道,诱发疾患。

  如果是遇到刚吃完饭后引发的癫痫,一定要立即清楚口腔内的食物。同时,还要把病人下颌托起,发作时不要强行喂水或强行按压肢体。但是夏珊珊当时一时半会找不到压舌板或者更好的替代物,用手指临时救急的做法也是能理解的,抢救要做到争分夺秒,而且夏珊珊本人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必要的检查和测试她都做过了,情况紧急之下,用手指替代压舌板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为了救人也顾不了那么多。

   争议四:救人者即便是护士也是新手,所以不懂怎么抢救?

  不少网友觉得夏珊珊的救人方式跟书本上或者电视上的不太一样,感觉不够专业,是个新手,精神可嘉但是技术可能不行。记者在该院了解到,夏珊珊虽然是个90后,但是工作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参与过很多患者的抢救,不少患者都转危为安,而且她本人还荣获两届优秀带教老师的称号。面对网友的质疑,夏珊珊表示虽然有些郁闷,但是也能理解。一些电视剧里的镜头未必专业,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要活学活用。希望大家平时多掌握一些实用的急救知识,在危急关头能够帮助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仲崇山 通讯员  杨璞

编辑: 金勇、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