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南京启动 王丽萍肖海亮分享奥运精神

23.08.2016  19:04

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南京站)正式启动。应康伟 摄

        新华网南京8月22日电(陈莹)8月21日,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南京站)启动仪式在宁举行。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王丽萍和男子跳水3米板冠军肖海亮现场助阵,与300余位体育爱好者分享了奥运冠军的心路历程。

        启动仪式现场,有民间奥运博物馆献展镇馆之宝1896年希腊官方巨制纪念古代奥运会火炬,还有1936年柏林奥运会火炬、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火炬和北京奥运会总导演张艺谋、陈维亚等签名北京奥运会火炬等亮相。

        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是由希腊奥林匹亚市、希腊中国经济文化合作商会、国际品牌联盟(IBF)、奥运与世博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民间奥运博物馆和华夏世博文化产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等机构发起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旨在”让奥林匹克之光照耀世界”。其中奥林匹亚市长埃夫斯密奥斯·科扎斯先生、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严建昌、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收藏委员会主席李祥、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黄海军、北京工美集团总经理魏连伟、奥运冠军楼云和李娜(重剑)等相继成为全球行联合发起人。

        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执行主席梁中国表示,推动奥林匹克事业不断发展的不仅仅是体育竞技与金牌,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现如今,奥林匹克已演变成一种属于全人类的社会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秘书长、民间奥运博物馆馆长黄耀波说道,奥运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与执着的事业,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活动是人类3000余年奥运发展史的高度集结,是奥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宣言行动,意义非凡。

        启动仪式上,奥运冠军王丽萍和肖海亮的到来,也让在座的每一个人对奥运精神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作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的冠军,王丽萍直言奥运之路不易。1995年,刚刚在大赛上初露锋芒的她,却遭遇了膝盖受伤的噩梦。“其实这个伤病也是多年劳损的一个爆发,医生都说我可能再也没办法当运动员了”。在离开赛场的1年里,王丽萍打过工、卖过菜,最终在医生的帮助和自己的坚持下重返赛场。

        “再次回来,我的目标更清晰了,把目光锁定在几大重要赛事上。”不久后,王丽萍就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冠。在登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王丽萍的心中悲喜参半。“金牌背后蕴含了太多的努力、辛酸和汗水,只有自己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她一面为自己圆了冠军梦想而骄傲自豪,一面也为付出的不懈努力而落泪。

        17年的运动员生涯中,王丽萍品尝过伤痛的苦涩,也享受过胜利的喜悦,但奥运历程更多地是让她学会脚踏实地、永不言弃。

        同为运动员的肖海亮,也是多年饱受伤病困扰,但他却笑着说“习惯就好”。多年从事跳水运动让肖海亮患上了视网膜穿孔,而这样的伤痛已经不适合跳台。于是从1997年起,肖海亮开始专攻跳板。然而,麻烦又找上门了。1999年济南冠军赛,在男子3米板半决赛中,肖海亮在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时头部磕到了跳板上,当即血染泳池。为了到达奥运之巅,肖海亮忍着伤痛继续训练,终于在2000年和熊倪搭档收获了跳水3米板的金牌。

        “从那以后,好像觉得没有什么是很困难的。”肖海亮坦言,运动员的经历带给他满满的信心和勇气。在他看来,人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足够努力。这位奥运冠军也将“全力以赴”四个字送给正在各自领域奋斗的年轻人。

        据了解,南京是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的第四站,整个活动历时六年,于2022年回到北京为冬奥会加油助威。8月22日,奥林匹亚文化全球行组委会应邀参观了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双方就奥林匹克的文化和精神进行了交流。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跳水3米板冠军肖海亮分享奥运故事。应康伟 摄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竞走冠军王丽萍讲述奥运精神。应康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