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启动“千年遗址 千名报恩使者”公益招募行动

01.06.2016  08:01

  中新网南京5月26日电(葛勇)2016年5月26日下午,由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大报恩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南京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协办的“千年遗址、千名报恩使者”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报恩剧场举行。仪式邀请了南京市五四青年代表赵健、青年促进会企业家代表刘伯敏、媒体界代表文岚等共同参加,这也是首批报恩使者公益团队。

  2007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大报恩寺项目重建工作,并开始为期三年的考古发掘。同年,南京大报恩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2008年在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国家级文物与佛教圣物。2010年佛顶真骨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盛世重光,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大报恩寺遗址也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称之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寺庙遗址”,并被评为“201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为保护遗址、传承文化,项目调整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2012年开工建设。2015年12月16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整个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200亩,其中一期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核心区,包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大报恩塔等,供奉感应舍利,展示地宫出土的铁函、石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千年国宝,保护性展示千年地宫、画廊等大报恩寺遗址。

  南京大报恩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为公益性公募基金会,着力于弘扬大报恩文化理念,积极筹措社会各界公益基金,资助文化工程,开展帮扶互助和回馈社会等社会公益,惠及民众,践行道德,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尤其在今年4月发起的守护自闭症儿童的“蓝灯行动”,以南京城市地标大报恩塔亮起的通体蓝光,向世人召唤关爱特殊人群,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而践行弘扬“知恩报恩”的“大报恩”文化,也是报恩使者的共同使命。

  千年遗址,需要更多的人来共同守护,同时更要肩负起继承、弘扬大报恩文化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据基金会负责人介绍,基金会将在未来3-5年招募千名报恩使者,共同传播千年遗址的深厚历史文化和优秀的大报恩文化,成为守护千年遗址、弘扬报恩文化的重要力量。

  而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南京大报恩文化发展基金会还将组建“报恩使者之家”,组织文艺沙龙、文化讲座等独具大报恩文化特色的团建活动,让志愿者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增进了解,交流公益体验,并参与各项国内和国际公益事业的相关活动。同时,还将对志愿者进行考核,景区和基金会将为优秀志愿者提供实习岗位,更有机会成为景区和基金会的正式工作人员。此次招募的50名志愿者主要包括活动策划、景区讲解、摄影摄像、平面设计、媒介推广等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完)

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