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吆喝”刘奎龙:活到老,演到老

10.07.2015  10:51

  用23种韵味十足的声音重拾老城记忆

  

  

  “扎筲箕!”——一声响亮的南京吆喝惊爆全场。声音洪亮、曲调弯绕、爆发力强,分贝竟达到112.5。

  先闻其声,后见其人。闪亮登场的刘奎龙说,“我刚才喊的不是符离集烧鸡,也不是肯德基卖的鸡,而是北方称为淘米箩的篮子。

  “‘南京吆喝’是最有老南京韵味的说唱艺术,也是南京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家住建邺区南苑街道的刘奎龙是南京市非遗项目“南京吆喝”的第一人,他不仅会表演南京白话、南京吆喝,还会南京白局、相声、评书等曲艺。刘奎龙告诉记者,表演吆喝,说起来也有二三十年了。这么多年他收集了23种韵味十足的南京吆喝声,而这些吆喝声随着行当的消失,大多已经绝迹,再也听不到了。

  刘老是如何喜欢上这门民间艺术的?“当年,我学说相声,要找‘包袱’。用普通话说,观众反倒不感兴趣。我就用南京白话说,中间夹带着南京吆喝,发现效果不错。”刘奎龙笑言。

  刘老认为吆喝起源于那些做生意叫买卖的人的口中。做生意肯定得沿路吆喝几句,主要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但像劳动号子、船工号子等都不能算吆喝范围之列。

  十多年来,喜欢听吆喝的不乏其人,但刘奎龙觉得吆喝最大的贡献,就是能让市民重拾老南京的历史记忆。

  “活到老,演到老”,刘奎龙准备把真正的地道的南京吆喝演绎下去。2013年12月16日,刘奎龙老人带着南京吆喝还登上了央视《开门大吉》的舞台。刘奎龙最遗憾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叫好不叫座”,“南京吆喝”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金陵社区记者黄勇

编辑: 项贤军、王瑶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