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叫停“专车”服务引争议 江苏或将出台“汽车租赁许可规范”

21.11.2014  22:17

  中国江苏网11月21日讯(记者 许特达 郭蓓)南京,闹得沸沸扬扬的“专车”争论并没有因为管理部门的一纸声明而停息。有媒体指出,南京客管处对“专车”的态度并不明确。网络上对此有多种解读,有的说是变相鼓励,有的说是紧急叫停,让人摸不着头脑。

      对此,本网记者今日联系了南京市客管处相关人士。该人士表示,此次并不是紧急叫停,是监管部门行使职权的一种表现。根据现行的《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私家车、挂靠车不得提供汽车租赁服务;汽车租赁企业也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非法营运。此外,该人士还透露,江苏将出台汽车租赁管理细则。

        继上一轮拼补贴的打车战之后,“快的”和“嘀嘀”等打车软件火拼升级,针对中高端市场推出“专车”,只要“预定”,也许会约到一辆保时捷将您送达目的地。该服务推出后,遭到不少地方出租车驾驶员联合抵制,认为这样的做法会让不具有营运资格的“黑车”洗白。南京不少的哥甚至以集体卸载打车软件为要挟,要求电商公司停用这款打车软件。对此,11月18日南京客管处首次表态,重申了私家车、挂靠车不得提供汽车租赁服务,严禁租赁公司提供代驾服务等法规。

      网友质疑“叫停”声明实为懒政

      19日下午,南京本地论坛“西祠胡同”上,网友“南京无事佬”就对客管处的规定“拍砖”,认为此举保护了出租车公司的既得利益,还迫使的哥每月必须要交7000块钱以上的份子钱。网友@杨凡之胜者为王也道出了其中的潜规则:说到底,还是害怕失去每辆出租车每个月近万元的份子钱,而专车是不需要交这份钱的。有关出租车的份子钱完全是部门垄断,从来没有用途和流向的专门审计。

      此外,“南京无事佬”还认为,运管处对于电商整合市场资源,开辟的“专车”服务进入南京市场这种新生事物,却避而之字未提,更不要说是如何去规范其经营行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可以称得上是懒政的一种表现。

   出租司机:“专车”影响不大

  随后,记者采访了某出租公司的一位司机。该司机表示,已注意到此次南京叫停打车软件私车专车服务,但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因为就软件本身来说,本身就分为“出租车”与“专车”两大类别,平常他们也只会使用“出租车”这项。该司机还表示,虽然出租车行业内为提高效率允许合乘情况存在,但必须都要经过第一位乘客允许。所以一般来看,就是普通的出租车也都是“专车”化运营,为何不选择物美价廉的出行方式呢?该司机直言不讳的说,就是在行业内部,确实也有驾驶员非工作时间去开“专车”,但大多数“专车”确实都是“黑车”。

   乘客:“专车”体验差再也不会选乘

  在新街口上班的白领王小姐说,她有一次因为抢到了“嘀嘀打车”的50元红包,想尽快用掉,所以选择了“专车服务”。她的行程路线从新街口到河西雨润大街,全程花费72元,让她直呼“太贵了!平常打车也就30几元”。王小姐说,她乘坐的是一辆大众迈腾车,起步价就是17元,每当车速下降到12公里每小时时,计价表就1元/分钟的跳,让她心里都承受不了了。事后,王小姐称:“再也不会选择坐专车。虽然车内饰布置得很有氛围,还有应急包、雨伞等,但这样的时间内,完全不需要享受这种看似人性化的服务。”

    江苏或将出台“汽车租赁许可规范”

    南京客管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自南京亚青会以来,南京市目前已投入3000辆中高档轿车,完全能满足市民对“专车”品质的需求。而且从纠纷的可控性和服务的保障程度来看,目前的出租汽车行业还是比较完善的,市民在选择时更加舒心、放心。之所以会有“专车”的大争论,更多的还是人们观念上的一种东西,谁都希望花钱享受舒适的服务,但这不应该是一种盲从。

    就某媒体对相关单位涉及“专车”态度的质疑,记者联系了江苏省交通厅运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对于规范汽车租赁行为,厅运管局一直都在积极作为。去年四月一日实施的新《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内涉及的汽车租赁配套内容,运管局当时便委托无锡、苏州两地的运管处进行全面调研。随后,便着手在全省十三市运管处征求意见。去年七月,正式形成了“汽车租赁许可规范”的初稿。经过交通运输厅法规处审核以及纪检组的廉洁性审核后,目前该初稿已提交至交通运输厅厅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