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协管员被小贩围殴 83岁老人寄钱给其补牙

19.05.2015  23:10

  新华报业网讯 83岁的南京市民刘国樟,从报纸上看到城管被小贩围殴,寄来100块钱表示对城管的理解;一个月前,常州被打城管李春江的妻子上网发文“求理解”,字字动容。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或许会慢慢改变城管生态,但断绝小贩和城管的冲突,更需要的,是找一条平衡小贩生计和城管职责的途径,变传统的围堵为更柔性的疏导。

  5月19日上午,南京市雨花台区城管局收到一封群众来信,办公人员打开后,发现信封里塞了100块钱。看信才知道,来信的是市民刘国璋先生。他从报纸上得知,雨花区梅山街道女协管员周美燕,13日在正常执行任务时,被小贩打掉了5颗牙,小贩不仅没道歉,还召唤他人对周进行了围殴。

  “我本来想亲自去看看受伤协管员的,但自己年纪大了,路那么远,只能通过寄信表示慰问了,那100块钱,是自己对受伤协管队员的一片心意”,记者辗转联系到刘国璋,已经83岁,耳聪,思路清晰,采访得知,他还是青奥会志愿者。

  “都说是法治社会呢,为什么城管经常被打啊?当街被扇耳光的队员如果是自己的弟弟、儿子,大家又会是什么心情?”刘国樟慢条斯理地说。

  城管小贩起冲突事情,并不鲜见。就在一个月前,常州被打城管李春江妻子在网络论坛上贴出了题为《城管队员妻子写给大家的一封信》,读来字字动容,“我知道小贩们也是为了生活,但他也只是为了工作的责任,没有人应该站在对立面,没有人应该言语辱骂,更没有人应该拳脚相加!”再漠然的旁观者,也会被李春江的妻子这段话感动。对当事的任何一方,这都是公道话。

  帖子曾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但又能怎样呢?一个月后,李春江南京的同行,不仅被小贩打掉了五颗牙,还被围殴了。或许揭开了一个更揪心的事实:整个城管生态并不会因为一封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从而彻底改变。唯一的安慰是,这次站出来替城管说话的,是一名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是一个普通的市民。

  有人呼吁,“城市管理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呼吁社会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多多包容与支持。”理解与包容是必须的,但这似乎无济于事。就如刘国璋老人说:“干城管的,人家下班,他们还要在路上巡查,本应给予理解和支持,没有想到竟还有这样的事情,真的实属不该”。

  接下来,或许会有更多的人慢慢理解城管不再是很多年前的城管,城管为城市道路的疏通、为市容的整洁,做出了微小却不可少的贡献。

  但除了情感上的理解包容,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下一个月,下下个月,会不会又有“李春江”因冲突被打?

  没有人愿意看着自己家里的顶梁柱被城管追着跑,更没有人愿意家人在街头正当执行公务时,被人打得鼻青脸肿,有网友说,“小贩们为了生活,城管队员为了工作职责,两者发生冲突,从情理上我们无法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某一方,但在法理上,打人闹事肯定是不对的”,避免冲突,断绝冲突的可能性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这势必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平衡小贩生计和城管职责的途径来实现,“如同大禹治水,我们的城市管理方式或许应该从传统的围堵向疏导转变”。比如集中一个地点摆摊,比如有序引导经营?即使这种模式谈不上创新,但放到冲突不断的城市管理领域,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秀霞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