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南京六合区“八步法”实施食品小作坊规范监管

19.10.2016  00:07

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毛景春(左二)参观指导食品生产小作坊

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龚家旺(左一)、六合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夏亭(左二)参加农贸市场快检培训

  本报讯 李配 记者李黎 发自江苏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督管理方法一直是各级各地监管部门探究和思考的问题,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是南京城乡结合部,小作坊数量大、分布散、人员素质偏低,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人手实现小作坊有效管理,也成为摆在区监管部门面前的难题之一。六合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手段,积极推进小作坊登记工作,按照“八步法”对辖区小作坊实施规范监管,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第一步:广泛宣传,组织学习。

  一方面开展广场宣传、法律法规进社区等宣贯活动,对小作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贯,使群众、作坊业主进一步了解小作坊需要守法经营、怎样守法经营,也从侧面倒逼小作坊生产经营者主动申请办理相关证照,合法经营;另一方面组织街镇食品安全员等相关人员对相关法规办法进行深入学习,以便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步:摸底调查,弄清底数。

  分别于2011年和2015年两次组织对全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摸底调查,召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与街镇食安办对接沟通,借助各村居食品安全信息员力量,对全区食品小作坊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起涵盖生产地址、环境条件、设备设施等基本信息的小作坊档案,确保小作坊进“笼子”、入视野,以摸清全区小作坊数量和分布的基本情况,了解其生产经营活动及对其管理的现状,并分析研究提出综合治理小作坊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打下基础。

   第三步:向政府汇报,与街镇沟通。

  多次在给区政府的工作汇报中就小作坊登记管理一事做出特别建议和汇报,并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上报区政府,请区政府做出批示。积极与各街镇沟通,就各街镇小作坊情况进行沟通,市场局领导多次前往金牛湖街道,与该街镇领导就相关小作坊进行实地考察交流。

   第四步:帮扶指导,推进小作坊登记证办理。

  根据原《南京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试行办法》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总结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办理流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条件要求》及《肉制品小作坊现场审查参考指南》,以方便小作坊业主更加方便顺利地办证。

食品科监管人员对相关申报办理登记证的小作坊进行现场检查,对小作坊进行帮扶,从厂房布局改造、人员知识培训、设备升级更新、软件台账制度建立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其改进和完善生产加工条件,以促进登记证的顺利办理,并将成功办理登记证的小作坊纳入日常监管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

   第五步:建示范、立标杆。

  猪头肉是具有六合特色的食品之一,也是六合区首批列入许可目录的品种,在小作坊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市场监管局食品科在接到金牛湖街道一家猪头肉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登记申请后,积极与金牛湖街道沟通并以此作为试点,打造成六合区首个小作坊登记管理示范点。通过严格的材料审核、现场复查、整改提高、抽样检验四个环节重重把关,南京市首张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终于顺利颁发。此证的颁发,为全区所有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树立了标杆,为小作坊的监管提供了依据和标准,推动和规范全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发展。

  六合区市场监管局龚家旺副局长介绍说,随后,又在金牛湖街道建立了4家传统特色糕点八百大糕的生产小作坊示范点。这为其它街镇小作坊登记证办理工作做出了良好榜样。

   第六步:政策鼓励、资金补助

  六合区小作坊大多处于偏远农村地区,很多小作坊都是生产经营者一家主要经济来源,而生产环境的改造需要一定资金,加上小作坊业主大多素质偏低,法律意识不强,认为花钱改造没必要,也不愿意规范改造。对此,监管人员一方面耐心劝导,另一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对于按要求改造,并通过合格验收的小作坊示范点,每户给予5000元补助(每个小作坊示范点在市局补助3000元的同时,区局在创建专项经费中按照每家20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奖励),以调动小作坊业主的积极性。

   第七步:普遍提升、落实主体责任。

  在打造示范点的基础上,普遍提升小作坊综合水平,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前期每个街镇打造2~3户示范点,并对其加以宣传,鼓励群众购买合法合规小作坊产品,从侧面推动辖区其他小作坊生产经营者主动学习、改造,达到普遍提升的目的。与已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的小作坊生产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落实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及时向其宣贯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为食品安全、为自己负责。

   第八步:取缔黑作坊绝不手软。

  当前,媒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报道愈发频繁,且多为负面报道。对此,该局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安排专门人员与媒体沟通接触,第一时间安排执法人员前往现场,实地检查,发现问题的立即采取行政措施。面对非法黑作坊,在街镇牵头下,市场监管局积极配合取缔,从不手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方面的措施,全区在小作坊登记管理工作上稍显成效,南京市质监局和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在该区召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会,对全区小作坊登记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到目前为止,六合区已经有21家食品小作坊达到“三清、四能”标准,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其中,第一批5家、第二批14家小作坊示范点领取了经费补助。另外有9家正在培育中。

                           (中国食品安全报,2016年10月15日,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