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安改革创新打造平安升级版

22.09.2017  06:44
近两年来,南京市公安局围绕“民意、实战、问题、规范、效率”五大导向,全面实施警务实战化和现代化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双轮驱动”战略,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创造了良好治安环境。   把握时代脉搏,改革发出最强音 面对社会安全等“五大风险挑战”,面对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战略定位,南京公安怎么办?南京市公安局党委给出的答案是:改革是必由之路,创新是突破之策。 按照中央、省市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总体要求,南京公安强化责任担当,推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科学管用的改革措施。 他们以巡防改革为切入点,将巡防管理权从指挥中心转到特警支队,整合派出所和巡特警大队警力组建专职巡防队,在人员密集场所等建成31个警务服务工作站,实现了见警率提高、管事率提升、为派出所减负的三大突破。 全市现有巡防民警和特勤6900人,比改革前提升4.2倍,全天候屯警街面。警务站接处警比例达71.2%,自处率达91%。2016年,全市刑事案件总量下降25.4%,今年以来同比继续下降22.6%,群众安全感达95.7%。 在侦查合成中强化攻坚,市区两级建立实体化合成作战机制,连续三年保持命案全破,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现行破案率达25%。在资源合成中破解难题,撤销5个看守所,成立市第二看守所、第二拘留所。建成全省首个“涉艾”专用病区、病残吸毒人员医疗中心和呼吸道传染人员专用病区,成功破解了病残犯罪嫌疑人的羁押难题。 监督倒逼让执法更规范。创新建立“民意110”,对接处警、户政等公安行政窗口的每一笔业务,以及每一起刑事、行政、经济案件办理都开展满意度短信和不满意事项电话回访,同步实施民意大数据研判,以跟踪整改、问效追责倒逼规范执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惠民利民让群众更满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全国首个“微警务开放平台”。从网下窗口办理量超过1600万次的服务项目中,精心筛选出63项高频次需求,打造了手机里的派出所、指尖上的交警队、网络里的签注官、键盘上的警务室、一键通的公示台和E时代的看守所,率先实现“一号申请、一站受理、一网通办”,真正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目前关注用户已达442万,覆盖率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50%,提供服务2000多万次。 两年多来,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市多项主要公安业务指标在副省级城市和全省位居前列。市公安局在2015—2016年度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评议中荣获第一名。   聚焦做强主业,打造平安升级版 平安是发展之基,群众之盼。南京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善治理念,始终坚持找问题补短板、常态化抓落实,巩固了平安大局。 刚性与柔性融合,坚决打赢安保硬仗。面对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G20峰会、江苏发展大会等大事要事,以忠诚履职确保绝对安全。 面对重大警卫任务以及秦淮灯会、南京国际马拉松等喜事赛事,用最高标准、最严措施交出满意答卷。 打防与管控一体,全力维护治安秩序。构建现代化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公安检查站、警务查报站、警务工作服务站等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治安防控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覆盖。 整合派出所刑侦和治安中队民警,组建办案队。推出重大刑事案件“一案一奖”“一事一奖”“即破即奖”等制度,最大限度激发办案效能。“禁毒会战”位居全国前列、经侦“猎狐行动”排名全省第一。 成立国际合作机构和全国首家地市级国际刑警组织联络办公室,“9·20”专案从柬埔寨押解63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回国。今年以来,全市电信诈骗案件下降17.4%。 严管与联动结合,确保交通消防安全。深入实施交通秩序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大数据和声呐违鸣人脸识别、智能抓拍等科技手段,科学组织路面交通。全面开展“静夜”“治渣”等行动,市公安局领导和机关民警早晚高峰增援一线,全力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今年以来,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交通拥堵排名由全国第六下降至20。 创新消防区域联防联治工作模式,开发消防大数据平台,建立重点单位及社区微型消防站,切实保障消防安全。今年以来,火灾事故和死亡人数实现同比双下降。   坚持固本强基,实战引领新发展 着力提升实战能力,努力为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注重高端集成做强“警务云”数据警务。以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警大走访等活动为载体,市公安局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走访,16个支队、146名机关处级干部和派出所捆绑考核,全面采集源头信息,排查风险隐患。 构建警务大数据平台,开展基础信息采集会战,全面投入实战应用。突出分级分类应用,开展大数据建模比武竞赛,服务警务实战。 注重保障下倾做实“派出所”基础平台。连续两年出台加强派出所工作、机关服务基层的“一号文件”,从力量、激励、经费等基层反映最强烈的方面推出一揽子保障措施。 强化公调对接,派出所全部建成“派驻式”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员417名,调解成功率达96%。优化人口管理,推行弹性、错时工作制,建立分类管理制度, 设定不同走访周期。深化科技应用,探索将普通门牌、路牌叠加二维码,实现可视化、数据化,形成了O2O管理新模式。 注重权力约束做精“规范化”执法保障。建立全警执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打造执法宝典、轻刑快办等品牌,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派出所三级案管中心全覆盖。专门成立执法管理委员会,组建法律专家顾问团和公职律师队伍,市公安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彰显奉献担当,激发全警正能量 旗帜指引方向,活力激发热情。南京市公安局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素质过硬、温馨暖心的警营队伍,增强全警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在今年全国、全省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21个集体、56名个人受到奖励,数量全省第一。 精心打造清正有为的忠诚警队。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精心组织“两学一做”、“讲守严优”等活动,规范“三会一课”等制度,确保政治上忠诚可靠。牢固树立担当精神,每逢重大安保、重要任务,市公安局领导沉入一线随警作战,以上率下,团结拼搏。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组织开展两轮巡察,切实做到严在经常管在平时。 重点打造充满活力的职业警队。政治关心、人尽其才最能激发警心,全力做强职业发展平台,实行全员考核机制,队伍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 着力打造保障到位的和谐警队。关怀备至、雪中送炭最能温暖警心,建立大病特困救助基金,没有一名民警因病致贫;按季度举办光荣退休欢送仪式,为功模安排疗养休养,进一步激励了斗志;争取市政府专项经费用于重大建设、科技强警,为公安工作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着力打造具有底蕴的文化警队。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举办警营文化周、警体运动会、“警营一日”、庆祝建军90周年等活动;警官艺术团深入基层社区,宣传演出73场;金盾管乐团参加新加坡国际管弦乐大赛,荣获“五金三银”8个奖项。组织业务骨干赴境内外交流学习,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5次,提升了能力素质。与西宁、上饶、金陵海关等兄弟单位建立警务合作机制,开拓了视野,凝聚了合力。 切实打造典型引领的英雄警队。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警察?他们是关键时刻冲得上,平安建设担得住,人民群众信得过!近十年来,南京市公安局共有115名民警因公伤残、20名民警因公牺牲。2015年以来,全局3人被授予二级英模称号,26人荣立一等功,176人荣立二等功。近两年来,南京市公安局围绕“民意、实战、问题、规范、效率”五大导向,全面实施警务实战化和现代化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双轮驱动”战略,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创造了良好治安环境。   把握时代脉搏,改革发出最强音 面对社会安全等“五大风险挑战”,面对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战略定位,南京公安怎么办?南京市公安局党委给出的答案是:改革是必由之路,创新是突破之策。 按照中央、省市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总体要求,南京公安强化责任担当,推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科学管用的改革措施。 他们以巡防改革为切入点,将巡防管理权从指挥中心转到特警支队,整合派出所和巡特警大队警力组建专职巡防队,在人员密集场所等建成31个警务服务工作站,实现了见警率提高、管事率提升、为派出所减负的三大突破。 全市现有巡防民警和特勤6900人,比改革前提升4.2倍,全天候屯警街面。警务站接处警比例达71.2%,自处率达91%。2016年,全市刑事案件总量下降25.4%,今年以来同比继续下降22.6%,群众安全感达95.7%。 在侦查合成中强化攻坚,市区两级建立实体化合成作战机制,连续三年保持命案全破,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现行破案率达25%。在资源合成中破解难题,撤销5个看守所,成立市第二看守所、第二拘留所。建成全省首个“涉艾”专用病区、病残吸毒人员医疗中心和呼吸道传染人员专用病区,成功破解了病残犯罪嫌疑人的羁押难题。 监督倒逼让执法更规范。创新建立“民意110”,对接处警、户政等公安行政窗口的每一笔业务,以及每一起刑事、行政、经济案件办理都开展满意度短信和不满意事项电话回访,同步实施民意大数据研判,以跟踪整改、问效追责倒逼规范执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惠民利民让群众更满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全国首个“微警务开放平台”。从网下窗口办理量超过1600万次的服务项目中,精心筛选出63项高频次需求,打造了手机里的派出所、指尖上的交警队、网络里的签注官、键盘上的警务室、一键通的公示台和E时代的看守所,率先实现“一号申请、一站受理、一网通办”,真正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目前关注用户已达442万,覆盖率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50%,提供服务2000多万次。 两年多来,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市多项主要公安业务指标在副省级城市和全省位居前列。市公安局在2015—2016年度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评议中荣获第一名。   聚焦做强主业,打造平安升级版 平安是发展之基,群众之盼。南京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善治理念,始终坚持找问题补短板、常态化抓落实,巩固了平安大局。 刚性与柔性融合,坚决打赢安保硬仗。面对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G20峰会、江苏发展大会等大事要事,以忠诚履职确保绝对安全。 面对重大警卫任务以及秦淮灯会、南京国际马拉松等喜事赛事,用最高标准、最严措施交出满意答卷。 打防与管控一体,全力维护治安秩序。构建现代化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公安检查站、警务查报站、警务工作服务站等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治安防控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覆盖。 整合派出所刑侦和治安中队民警,组建办案队。推出重大刑事案件“一案一奖”“一事一奖”“即破即奖”等制度,最大限度激发办案效能。“禁毒会战”位居全国前列、经侦“猎狐行动”排名全省第一。 成立国际合作机构和全国首家地市级国际刑警组织联络办公室,“9·20”专案从柬埔寨押解63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回国。今年以来,全市电信诈骗案件下降17.4%。 严管与联动结合,确保交通消防安全。深入实施交通秩序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大数据和声呐违鸣人脸识别、智能抓拍等科技手段,科学组织路面交通。全面开展“静夜”“治渣”等行动,市公安局领导和机关民警早晚高峰增援一线,全力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今年以来,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交通拥堵排名由全国第六下降至20。 创新消防区域联防联治工作模式,开发消防大数据平台,建立重点单位及社区微型消防站,切实保障消防安全。今年以来,火灾事故和死亡人数实现同比双下降。   坚持固本强基,实战引领新发展 着力提升实战能力,努力为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注重高端集成做强“警务云”数据警务。以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警大走访等活动为载体,市公安局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走访,16个支队、146名机关处级干部和派出所捆绑考核,全面采集源头信息,排查风险隐患。 构建警务大数据平台,开展基础信息采集会战,全面投入实战应用。突出分级分类应用,开展大数据建模比武竞赛,服务警务实战。 注重保障下倾做实“派出所”基础平台。连续两年出台加强派出所工作、机关服务基层的“一号文件”,从力量、激励、经费等基层反映最强烈的方面推出一揽子保障措施。 强化公调对接,派出所全部建成“派驻式”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员417名,调解成功率达96%。优化人口管理,推行弹性、错时工作制,建立分类管理制度, 设定不同走访周期。深化科技应用,探索将普通门牌、路牌叠加二维码,实现可视化、数据化,形成了O2O管理新模式。 注重权力约束做精“规范化”执法保障。建立全警执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打造执法宝典、轻刑快办等品牌,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派出所三级案管中心全覆盖。专门成立执法管理委员会,组建法律专家顾问团和公职律师队伍,市公安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彰显奉献担当,激发全警正能量 旗帜指引方向,活力激发热情。南京市公安局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素质过硬、温馨暖心的警营队伍,增强全警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在今年全国、全省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21个集体、56名个人受到奖励,数量全省第一。 精心打造清正有为的忠诚警队。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精心组织“两学一做”、“讲守严优”等活动,规范“三会一课”等制度,确保政治上忠诚可靠。牢固树立担当精神,每逢重大安保、重要任务,市公安局领导沉入一线随警作战,以上率下,团结拼搏。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组织开展两轮巡察,切实做到严在经常管在平时。 重点打造充满活力的职业警队。政治关心、人尽其才最能激发警心,全力做强职业发展平台,实行全员考核机制,队伍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 着力打造保障到位的和谐警队。关怀备至、雪中送炭最能温暖警心,建立大病特困救助基金,没有一名民警因病致贫;按季度举办光荣退休欢送仪式,为功模安排疗养休养,进一步激励了斗志;争取市政府专项经费用于重大建设、科技强警,为公安工作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着力打造具有底蕴的文化警队。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举办警营文化周、警体运动会、“警营一日”、庆祝建军90周年等活动;警官艺术团深入基层社区,宣传演出73场;金盾管乐团参加新加坡国际管弦乐大赛,荣获“五金三银”8个奖项。组织业务骨干赴境内外交流学习,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5次,提升了能力素质。与西宁、上饶、金陵海关等兄弟单位建立警务合作机制,开拓了视野,凝聚了合力。 切实打造典型引领的英雄警队。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警察?他们是关键时刻冲得上,平安建设担得住,人民群众信得过!近十年来,南京市公安局共有115名民警因公伤残、20名民警因公牺牲。2015年以来,全局3人被授予二级英模称号,26人荣立一等功,176人荣立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