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办幼儿园招生数量稀缺 不少地方想进要抓阄

19.01.2016  10:30

宝贝入园难、小学择校热、郊县高中急需英语等科目优秀教师……政协会议期间,教育界代表不遮不掩,坦诚直言市民最关切的教育热门话题。

话题一:家长为娃择园忙

我家的宝贝上哪个幼儿园好呢?”“家门口的公办幼儿园资源稀缺,还要抽号,抽不上咋办?”……每逢年初,南京市一些有孩子将要入学幼儿园的家长又开始为孩子选择“人生第一学堂”忙碌和纠结起来。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备受各方关注。

公办园每年的招生数固定

公办幼儿园每年的招生数是固定的,以长江路幼儿园为例,班额是30-35人。目前每年是小、中、大班‘三规制’,共招9个班,大致每年入学新生270-315人。”  当长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芮群老师说出这一数据时,采访的记者都感觉“数量稀缺”。长江路周边是南京老城区居民居住密集的区域,加上附近新建的几个小区,公办幼儿园的资源明显供小于求。

对于许多家长认为上公办园难,有的地方甚至需要通过摇号或抓阄的方式予以“平衡解决”的看法,来自教育界的代表认为,公办园资源稀缺与渴望上公办园的家长数量众多是客观存在的瓶颈问题。幼儿园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因此要收费,这是目前不争的事实。

公办园“吃香”是因为费用低

南京市幼儿园大致分为公办园、集体园、民办园等。公办园的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并享受政府补助。在南京,公办园入园幼儿每月的管理费加保育费大约为720元,外加每个入园日8元左右的伙食费和牛奶费。这样测算,公办园每月的费用为896元。而集体园、民办园每月的管理费加保育费在1000——2000元,有的甚至更高。

同时,与公办园相比,民办园的教师和保育员的流动相对较多。因此,一些家长担心民办园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持续保证。这些都是公办园更深受家长青睐,每年渴望为宝贝入公办园的家长挤破头的主要原因。

话题二:小学门口“车成龙

这两天,南京小学考试结束,而中学正在期末考试。开车出行的市民明显发现,只要中小学一考完试,南京市区拉萨路、游府西街、北京东路等“知名堵点”的交通拥堵现象就有大幅度缓解。

市政协委员、南京市教育科研所的吴庆华老师对校园门口拥堵现象感触极深。她说,她的单位在游府西街小学附近,每到上学期间的早晚高峰,家长接送孩子的车辆都拥堵在路幅不宽的游府西街上,有时连周边中山东路、延龄巷、洪武路、太平南路一带的交通都受影响。“道路拥堵,家长接送耗时间耗精力,孩子也受累。”  吴庆华认为,让孩子在义务教育期间就近入学,就要做好学校布局的优化,让各校均衡发展,让名师在区内学校中真正流动起来。提升每所学校的教学特色和质量,就能让家长们心悦诚服地不择校,让孩子们就近入学。

话题三:知名县中需要更优秀的英语教师

来自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的丁翀老师呼吁,知名县中需要更优秀的英语教师。他介绍,高淳高级中学和南京市内的一所知名高中进行联考,数学均分高淳要高出市内中学,语文两校差不多,但英语均分高淳则低于市内中学。

高淳高级中学每年高考的本科达线率在南京市也是名列前茅,但英语教学相对薄弱。“教育同城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办好教育的宗旨。但由于县中相对偏远,硬件设施和经费保障与市内中学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如何吸引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到县中当老师,特别是吸引英语等学科的优秀教师到县中,这是教育同城化的重要命题。”  丁翀老师说。

主管部门:“办好南京6597平方公里区域的教育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提升教育整体质量,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及中小学布局,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在讨论会现场,与会代表在广泛发言后,市委教育工委刘莅书记表示,“办好南京6597平方公里区域的教育,才是办好南京教育的真正目标!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