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使用无人机“空袭”梧桐絮 减少6成以上

12.04.2016  11:59

  每年春季,走在路上,各种飞絮扑面而来,梧桐毛毛、柳絮、杨絮……对于呼吸道比较敏感的人来说,一个比一个讨厌。昨天上午,南京首台治理梧桐毛絮的无人机升空,试验喷洒悬铃散抑制剂。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自从使用悬铃散抑制剂以来,南京部分路段的梧桐果球数量已经减少了60%左右。使用无人机后,30-40米以上的梧桐枝干也将得到喷洒,进一步减少“毛毛”。而对于这周开始飘散的柳絮、杨絮,园林公司也正在不断试验抑制的办法。

  为啥动用无人机?

  太高的梧桐树,悬铃散喷不到

  4月11日上午,在南京城东的东苑路,园林部门的工作小组正在调试一台大型无人机。这台四轴无人机携带着一个白色的药箱,升空后可以飞行20多分钟。该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工程师丁先生告诉记者,无人机喷洒对飞行精度要求很高,所以这次没有选择在中山东路等繁华路段进行试飞,“这一片高楼少,干扰小,比较适合试飞。我们目前采用的是电脑程序控制飞行和人为操纵同时进行,因为GPS精度会受到影响产生漂移,这时候就需要人为控制进行修正。

  “悬铃散我们主要在夜间喷洒,无人机主要用途是喷洒30-40米以上的树冠,往年只能喷到树的中下部,有了这个‘神器’,今后可以喷洒到更多面积。”丁工告诉记者。

  毛絮治理效果咋样?

  你发现没,有些路段梧桐毛毛明显少了

  记者了解到,悬铃散抑制剂主要在玄武区试点,近年来效果不错,已经在全市推广。今年南京初春时雨水少、温度高,造成梧桐毛球干裂较早,刚过完年,不少主干道上就能看到金色的毛絮成堆。不少市民还感到奇怪,毛絮怎么越来越早了?

  不过,记者近日在黄埔路等路段走了一遍发现,今年的梧桐毛絮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进入4月以来基本上只看见地面有,不见空中飘。往年毛絮“满空飘舞、行人眯眼捂嘴”的情形在这几处路段可以说看不到了。

  记者了解到,通过去年和今年的观察,喷洒过悬铃散的路段,梧桐果球数量比以往少了60%到70%,而今年全市也将推广这种抑制剂的喷洒。未来几年,恼人的梧桐毛毛雨就有望缓解。

  柳絮杨絮怎么治理?

  正在想办法,过几年就会有效果

  最近走在南京城东一带,常能看到白色的漫天飞絮,这些就是柳树的种子。柳絮和杨絮虽然没有梧桐毛毛那么呛人,但是也会迷眼、对呼吸系统造成不适。

  记者了解到,柳絮和杨絮的抑制工作近年来也在进行。“南京的杨树其实并不多,比较集中的就是在鼓楼广场一带,因为南方气候温暖,可以选择更适宜的行道树,所以杨树种得很少。柳树城区也不算多,主要在河畔湖边,相对来说城东的玄武湖、月牙湖要密集一些。”一位园林专家向记者介绍说,“南京不少园林公司都在研究抑制柳絮,主要原理也都是抑制花芽分化,也就是不让它开花。分为‘内服’注射式和‘外服’喷洒式两种,目前看来注射式效果相对好,但是对树生长可能会造成影响,目前各部门还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相信近几年就会让飞絮少很多了。

编辑: 郭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