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代表委员谈践行绿色发展:让蓝天清水常驻

20.01.2016  12:16


 

  生态环境质量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生态环境和宜居程度明显改善”作为“十三五”南京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既体现了绿色发展的追求,也切合百姓期待。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既要有雷厉风行的魄力,更要有驰而不息的定力”、“打好治污攻坚战,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环境”……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身边事谈起,为南京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建言献策,让天更蓝、水更清的优美生态常驻南京、造福市民。
   下大力气守护好城市“绿色空间
  去年南京实施生态红线保护区“扩容”,将城市重要山体、湖泊、湿地等全部纳入红线保护范围。“划定红线之后,在保护上要更加严格,下大力气守住绿色空间”,市人大代表陈定荣建议,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大对自然资源环境、城乡人居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和考核。此外,加大南京重要生态功能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的保护,为市民提供更加绿色宜居的生态空间。同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结合农村土地整理,加强农田林网保护和建设,加强生态绿地、水体和城市清洁空气廊道建设,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生态环境。
  市政协委员陶琪说,对城市绿色空间要整体规划,把保护好山水城林自然生态与传承好历史人文结合起来,建议加快推进城市旅游休闲功能整体升级,比如,依托自然资源(湖泊、河流、山体等)、现有道路,串联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旅游片区,打造山水相宜、别致有趣的休闲绿道系统,做到人在景中游。
   推进园区生态改造产业转型
  民革南京市委提交一份集体提案,建议进一步推进园区生态改造。提案中建议强化入园项目评审,坚决杜绝低水平、高耗能、重污染的项目和企业入园,对已入园的项目和企业要大力实施“退二优二”、“退二进居”、“退二进三”等精细开发与结构调整,通过全面启动和推进项目整治工作,不断完善项目评价和退出机制。此外,发挥南京市作为科教名城的人才资源优势,通过采取特许经营、委托运营、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环境服务以及探索资源与环境权益交易等方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组建绿色技术联盟,扶持和形成为园区生态改造和建设提供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营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公司,构建区域性、行业性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交易中心或交易市场。
  市政协委员韩旗说,新《环境保护法》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职责,但是事实上执行力度却不尽如人意,一些配套制度如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未完全建立,有些企业顶风作案,一旦被查,罚款了事。建议真正落实新环保法处罚机制,实行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对于南京市一些重污染地区、重污染企业违法排污的,严格实行处罚机制。
   直面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治污攻坚战
  大气污染,黑臭河道……这些突出环境问题都是两会上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要直面市民百姓感受最直接的突出环境问题,铁腕开展治污攻坚,力求早见效、见长效”,市人大代表梅小明说,对于生态环境改善,老百姓最关心的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成效如何。令人欣慰的是,这两大治理工程在今年政府工作中都是硬任务,制定了硬指标。希望各级各部门落实目标要求,扎实务实推进,下大力打好治污攻坚战。
  梅小明说,今年溧水水务一体化工程将扫尾,要新建污水管网124公里,城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也要投运,还将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58套,推动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实现一体化和专业化运营管理。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将严控工地扬尘,实现秸秆零焚烧,淘汰黄标车2408辆,力争PM2.5平均值全市最低。“如果这些目标都能实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会大大提升。
  与治理突出环境问题相比,生态环境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小视。市政协委员朱冰梅呼吁,要重视生物污染这一被忽视的污染源。生物污染是由可导致人体疾病的各种生物特别是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环境(大气、水、土壤)和食品的污染,污染来源是生活垃圾,动物饲养场、实验室、医院的排污等等。“南京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众多,从实验室产生的废料、废水都可能成为生物污染的污染源,必须加强重视和管理。”朱冰梅建议,实验室、医院的体液及排泄污染物的处理应该严格按照相应法规进行。(刘晓 毛庆 肖姗 许琴 韦铭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