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不是南京代名词,《1937年的爱情》换个视角

03.11.2015  07:52

  

  日前,一场有关“南京城市影像研究”的主题沙龙在艾米1895电影街举行。来自电视台、高校的业内人士就影视作品中的“南京”进行了重新解读。国家一级导演王强正在改编电视剧版叶兆言小说《1937年的爱情》。他说,“我们不想控诉南京大屠杀,只想表现民国黄金时代,南京辉煌的文明风貌。

   悲情”不是南京影像的代名词

  关于南京的影视作品有很多,比如娄烨导演的《推拿》、《春风沉醉的夜晚》,康洪雷还推出过电视剧版《推拿》、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还有《拉贝日记》、《南京!南京》、电视剧《决战南京》等。南京大学教授、江苏广电集团副总监周凯表示,用影像的视角解构一个城市非常有意思的课题,在城市的所有标签中,电影和电视剧无疑是给大家留下最强烈印象的文化符号,可挖掘的东西很多。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陶赋雯老师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南京城市形象的“误读”与“曲解”,让“悲情之城”成为南京的代名词。“我们希望,对南京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可以丰富南京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的类型与题材选择,有效解决之前部分‘南京影像’主题不够鲜明,个性不够突出,缺乏城市精神,缺乏城市与人的情感联系的诟病。”王强导演说,影视作品只是一种记录方式,重要的是记录的视角,“不要一谈南京就是大屠杀,我们需要更多人用独特的视角,不受别人干扰地去记录,真正有价值的影像,就在于独特性。

   改编《1937年的爱情》换个视角

  曾执导《雪白血红》等剧的导演王强,正在酝酿将叶兆言的小说《1937年的爱情》改编成电视剧,目前正在做剧本的案头工作。

  “小说成功地描绘出日本侵略中国前夕南京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作家说本意是写战争,最终却写成了爱情。事实上,作家将主人公爱情的缓慢进展和国家局势的迅速恶化大量地交织在一起,无意中还是将波澜起伏震撼人心的民族灾难活灵活现地给呈现了出来,超越了才子佳人的写作范式。所以,我们再去表现1937年的南京,控诉日本人如何残暴,这就落入了之前创作的窠臼。”王强说,在一些熟悉的南京题材影视作品中,有关日本侵略的暴行,表现得已经非常充分,“我们想说的是,在民国的黄金十年中,当时的南京可以说是与欧洲的巴黎相比都毫不逊色的大都市,是令白崇禧都叹服了不起的城市,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却毁于1937年。中国人与世界文明同步的文明毁于1937年,这难道不是战争的残酷造成的吗?我们想控诉的是这个。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