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举行长江水生放流 改善江豚生存环境

22.06.2016  16:21

        新华网南京6月21日电(记者林凯)21日,在南京绿博园水生放流平台,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和德基广场的志愿者们把准备好的2000万尾鱼苗放流长江。这些生命力旺盛的鱼苗回到大江之中,将增殖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有助于长江生态环境的整体修复,为濒危动物江豚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据南京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处长汤哲斌介绍,这是南京第四次进行放流活动,放流的是长江常见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长江珍稀鱼种:胭脂鱼。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江苏省境内长江干流全长433公里,这里不仅经济发展承载压力大,而且有许多珍稀水生生物栖息繁衍,江豚就是其中一种。汤哲斌告诉记者,由于之前的过度开发,波及长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条,导致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江豚出现了食物紧缺情况。同时,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导致江豚作为濒危动物生存条件堪忧。目前,长江南京段江豚数量大约只有20到30头。“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标志性生物,它的好坏实际上直接暴露出长江水生物、渔业资源和水域环境的好坏。一旦它没有了,你再说生态环境怎么好都没有用。

        江豚保护志愿者、德基广场副总经理魏佳说,长江江豚是离我们最近的濒危动物之一,希望通过长江水生放流,让更多的人关注江豚生存现状和保护江豚。“我们还招募了志愿者在江边捡拾垃圾,力所能及地改善长江环境。

        为保护江豚,南京划定生态红线,成立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近87平方公里,覆盖南京长江段90%的地区。汤哲斌说,最近南京市民经常可以在江边看见江豚嬉戏,这说明南京江豚保护达到了初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