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

02.12.2015  11:52

  

  “父亲、舅舅、弟弟,我来看你们了!”12月1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哭墙”前,90岁的杨翠英老人满头银发,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地抚摸着墙上父亲杨学文和舅舅杨贤营的名字。

  冬日的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遇难者名单墙,摸着格外地冰冷。遇难者名单墙因经常有死难者遗属来此哭悼,也叫“哭墙”,墙上密密麻麻刻着死难者的名字。1937年,南京沦陷后,当时只有13岁的杨翠英一家人躲进了大方巷难民营。12月14日,她的父亲和舅舅在难民营内被抓走。她刚出生的弟弟因为哭闹被日军活活踩死,她脸上抹上黑灰侥幸躲过日军魔爪。南京大屠杀发生的6周内,日军在南京纵兵屠杀,遇难同胞人数在30万人以上,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有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的暴行,无数公私财物被掠夺,古都遭受空前劫难。

  “你们离开我78年了,我对你们的思念从未停止……”杨翠英老人在遇难者名单墙前呼唤着自己的亲人,失声痛哭,她带着女儿杨怀清给亲人上香、献花。“我对他们的思念从未停止,无数无辜平民惨死在日本兵的屠刀之下,那时的南京横尸遍野,河水也都被血染红了……每每讲述这段历史时,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如今,国家强大了,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每年12月13日都举行国家公祭,全国人民一起来悼念包括你们在内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只要我在世一天,我就要把我们家在大屠杀期间遇难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让他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杨翠英写给遇难亲人的家书由女儿代读,她一边默默地听着,一边拭眼角的泪。“现在只要看到新闻上有‘战争’的字眼,我妈就会大量屯米,让人看着心酸。”女儿杨怀清说起母亲的战争后遗症时心疼不已。(葛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