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析2020南京中考物理试题:重视基础落实,关注能力提升

17.07.2020  15:13

  新华网南京7月16日电(庞雪汀)7月16日下午,2020年南京市中考物理科目考试结束。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金陵中学龙湖分校校长卢义刚评析今年中考物理试,他认为,2020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秉持一贯的“重视基础、关注能力”的风格,试题难度适中,注重情境创设、关注科技与生活,突出对实验过程的考查,面上显平稳、点上有新意。

  立足课本,重视基础

  全卷基础题占70%以上,让学生“学有所会”、“会有所得”。试题的配图多取材于课本,缓解了学生考场的紧张感。如第5题的配图,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7题的配图,考查学生对能量转化的辨析;第16题的配图考查能量的相关知识;第24题的配图考查学生对视力缺陷的理解。全卷文字较往年有所减少,节省学生的阅读时间,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体现出命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情境创设,贴近生活

  试题情境多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进入答题状态。如第2题的“6月21日的日环食现象”、第8题的滑板车、第9题的荡秋千、第10题的电风扇、第13题的长江五桥、17题的“平面镜防雾膜”等。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关注过程,提升能力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经历实验操作过程。例如21题,观察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第24题,通过蜡烛是否需要点燃,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的器材调节;第25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得出结论的证据意识.第22题“液体密度的测量”和第26题“测量大电阻的阻值”及“电水壶功率的测量”,都涉及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渗透民俗,发展素养

  试题素材选取的过程中,努力将物理和人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如选择题第4题素材为竹筒制成的民间手工艺品,富有童趣,充分挖掘了民俗元素,渗透民族文化;填空题第18题的素材是过去农村的舂米工具,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润物无声,发展素养。

  总之,全卷体现了物理学科联系生活的特点,具有时代特色,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关注科技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教师的教导航,为学生的学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