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严阵以待防大汛 江河水位全面逼近警戒线

13.06.2016  17:39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南京市入梅会推迟,梅雨期也会延长。记者昨天采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南京降水量明显增加,两江两河水位已逼近警戒水位,高淳水阳江水位更是曾超出警戒水位。目前,我市各防汛相关部门已经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高淳降水最多,累计降水量刷新气象纪录

        昨天,气象部门通报了最新的气象监测情况。今年厄尔尼诺现象与1998年极为相似,且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其影响在今年6、7月可能会进一步显现和放大,届时我市正处于梅雨期间,两者叠加,降雨量很可能超过往年。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我市降水量数据,与常年同期相比,溧水、六合、江宁偏多二成至二成五,浦口偏多三成,高淳偏多五成。降水量呈现北部少南部多的情况,降水最多的地方在高淳,高淳4月份雨量及今年累计降水量均已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长江水位昨达7.2米,水阳江曾超过警戒水位

        市水务局昨通报了我市汛期最新水情。长江下关站、秦淮河东山站、固城湖高淳站、石臼湖蛇山站、水阳江水碧桥站的5月平均高潮水位均比常年偏高0.4米—1.65米不等,另外全市13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58亿立方米,也比常年同期偏多四成。

        高淳水阳江进入本月以来一直超过警戒水位,2日早晨6点半已达到10.95米,超出警戒水位近1米,直到昨天才回落到警戒水位以内。截至昨天早上8点,水阳江水碧桥水位9.99米(警戒水位10.00米);而长江下关水位是7.2米(警戒水位8.5米)。

        73项市级消险工程基本完成,南京防汛能力全面提高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板桥的板桥河闸拆建工程现场,这处河闸外通长江,同时也是连接江宁和雨花台区的重要内河。如今,河道入江口附近已经建起了一座新的河闸,并于近期通过了下水验收,正式投入使用。据介绍,板桥河闸建成后,可以在板桥河水位偏高时开闸泄洪降低水位,也可以在长江水位偏高时关闭闸口,避免江水倒灌进内河引起内涝。

        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介绍,为迎战可能出现的大洪水,我市正对各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再检查,查漏补缺,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确保责任制落实到位、险工隐患处置到位、应急措施到位。目前,2015年度市级防汛消险73项已基本完成,全市防洪能力提升。

        针对近期降水偏多,我市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打开秦淮新河闸和武定门节制闸,加大泄洪流量,提前预降秦淮河水位;玄武湖、金川河、内秦淮河等加紧排水,及时预降水位;同时,滁河流域的红山窑枢纽、三汊湾闸等,水阳江流域茅东闸,沿江各通江闸口及中小型水库等也及时开闸泄洪。(江瑜)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