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小学开设创意课堂 “非遗”文化传统进校园

10.10.2017  14:43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9日电(记者 葛勇)编中国结、在葫芦上烙画、画脸谱、做花灯……近日,一场“非遗”传统文化走进南京市瑞金路小学的课堂,非遗传承人和同行们在教室里畅聊中国传统文化,手工传承中华“非遗”技艺。

同学们在表演非遗节目

  活动现场,30多位“非遗”传承人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非遗”课程。秦淮灯彩国家级传承人顾业亮携手王高飞、蒋妍侠、何斌、王志海、徐秀健等非遗传承人为孩子们展示传统花灯、中国结、葫芦烙画和脸谱作品,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也给同学们讲述科举文化,带着大家一起制作线装书,向他们赠送笔袋等文创礼品,勉励大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习画脸谱

  与此同时,瑞金路小学的非遗课程学习成果也为非遗老师们做了一场汇报演出。同学们表演了各种主题节目,将自己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到的本领尽情展示出来。《神奇葫芦娃》、《闹花灯•猜灯谜》、《人圆家圆国圆》、《泥娃娃唱脸谱》、《望月》和《少年中国说》等学生非遗演出轮番上演,赢得在场师生们的一片叫好。

  “猴子捞月”、“鲤鱼跃龙门”、“二龙戏珠”……在展示活动中,抖空竹的非遗传承人孙光辉老师也来到现场,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南京市秦淮区开展的非遗文化课程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感受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让同学们内心充满自信和自豪,这与学校近年来所致力构建的“扬长•生长”课程体系是一致的。”瑞金路小学校长周锋告诉记者,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开发非遗课程、拓展社团活动,为全校同学“扬长•生长”提供更多适切的舞台。

同学们展示中国结作品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在文化传承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春雷表示,自2016年12月以来,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南京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金陵晚报社持续开展了“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进校园”活动。这项活动已经持续开展10个月,如今已走进第36家学校。

  据介绍,开设非遗文化课程是秦淮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秦淮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该区地处南京历史文脉传承的核心区域,所辖区的中小学师生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为保留南京的历史印记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近年来,秦淮区教育局通过各种途径着力打造秦淮文化地方课程,将秦淮文化的教育要求进课程体系,把秦淮文化的分类模块进教材内容,请秦淮文化的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评估体系,充分挖掘秦淮文化的教育价值,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本次“秦淮区非遗文化课程进校园”活动由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旨在让“非遗”走进校园课堂,让同学们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