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1升水可预防肾脏病

03.03.2016  08:47

  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肾脏病,专家提醒——

  年轻的时候拼命吃,人到中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接踵而至,为晚年患上肾脏病埋下了隐患。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日”,南医大二附院肾脏病中心主任杨俊伟指出,目前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控制基础病,每天喝水1000毫升以上,都是预防肾脏病的有效手段。

  管不住嘴不控制血糖伤了肾

  对于爱吃之人来说,被人称为吃货常常沾沾自喜,却不知,在无节制的吃中,已经埋下了祸根。“我们看过不少病人,20岁时使劲吃,糖耐量出现异常,30多岁的时候血糖出了问题,40多岁时出现蛋白尿,到退休了,肾也不行了。”杨俊伟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条件好了,控制不住嘴的多了,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肥胖导致的肾病也多了起来。“道理很简单,一辆载重量一吨的车,你让它常年拉两吨、三吨的货,坏得自然就快了。”除了糖尿病之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最终也都会伤到肾,而一旦肾出了问题,废物的代谢不畅,患者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患上心脏病等其他疾病。

  据杨俊伟介绍,普通人的肾功能,一般在35岁-40岁达到顶峰,之后就会走下坡路,每年约丢掉1%的肾功能。但如果合并上高血压,肾功能丢失就会有“加速度”,每年丢失达到3%,如果再出现蛋白尿(通常尿蛋白++),功能下降就更快了,每年达到3%-5%。所以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将基础疾病控制好对保护肾脏也很有意义。

  每天喝水要在1000毫升以上

  踢上一场球、跑完N米的长跑……很多热衷运动的人都会享受到大汗淋漓的畅快。不过,杨俊伟教授表示,大汗淋漓其实并不能带走人体太多的毒素。杨俊伟教授表示,所谓排毒,可以理解成人体将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不外乎汗水、尿液和粪便几种方式。当人体出汗的时候,身体会启动保护机制,组织盐类物质排出体外,出大颗粒汗时盐类出不去,废物也同样出不去。真正排出废物多的是细密的汗,也就是我们通常感觉的“黏答答”的汗。

  杨俊伟表示,粪便主要排出的是肠道的废物,而血液中的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来排出。适量地多喝一些水,确实有利于人体“排毒”。至于每天喝多少水合适,杨俊伟教授的答案是每天最少要喝到1000毫升,“比如说一次性的杯子,按300毫升算,一天至少要喝上5杯比较好。”分配到全天,可以是早上1-2杯,下午2-3杯,晚上1杯左右比较合适。

  发现蛛丝马迹要及时到医院排查

  杨俊伟教授告诉记者,如今,肾脏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慢性肾病,终末期肾衰是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病的最终结局。很多肾衰竭患者一旦得知自己的病情,往往是晴天霹雳,心灰意冷,其实,此时他们若能与医师配合,积极接受治疗,一般都减缓肾功能减退的速度。即便已达尿毒症程度,通过肾脏替代治疗,也能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据了解,南医大二附院血液透析中心目前每月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有近600人,绝大多数患者都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般“虚弱”,有位71岁的老先生,“透龄”已经高达29年,经历过数次手术,如今还可以爬山、打太极拳,生活质量还不错。

  不过,杨俊伟表示,接受血透的尿毒症患者一般5-10年就会走向肾衰,与尿毒症患者发展到肾衰的理论时间相比,只有一半,这是因为,绝大部分患者没有及时发现,所以,杨俊伟提醒,除了健康饮食、经常锻炼外,定期体检非常必要,而且,当出现经常疲劳、小便泡沫多、小便颜色改变、头疼乏力、牙龈容易肿痛时,一定要到医院排查下肾脏问题。通讯员何松明记者华琳月

编辑: 刘明